時間:2014-04-3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三) 治療處理
對于發熱驚厥的治療處理要兼顧止驚、退熱,治療原發病和預防復發。
1. 控制驚厥發作
對處于驚厥發作中的患兒必須立即搶救。置病兒于側臥位,防止嘔吐物吸入及舌咬傷,保持呼吸道暢通并吸氧。最好立即注射安定,0.3~0.5mg/kg,按每分鐘1mg的速度緩慢注入,一般1~2分鐘見效。必要時20~30分鐘后重復一次。如靜脈注射困難,也可用10%水合氯醛50~60mg/kg保留灌腸,但見效稍慢。
近10年來,采用直腸途徑使用安定,是治療發熱驚厥的重大進步,因為這種方法可以防止發熱驚厥的發生和縮短發作的時間。直腸給予安定,藥物可迅速吸收,幾分鐘內可以達到有效血藥濃度,并用不容易引起呼吸抑制。
臨床上醫護人員應該教會家屬如何用藥。一般將嬰兒用鼻胃管插入直腸,將注射用安定按0.5mg/kg的量導入直腸。如15分鐘,發作仍未停止,可重復給藥。如用藥后數分鐘仍有發作,發熱驚厥時間過長,則需要靜脈注射安定或氯硝安定以終止發作。一般在用藥后發作迅速消失。如短時間內復發,則應考慮使用維持時間較長的抗驚厥藥物,如苯妥英鈉或苯巴比妥。
驚厥控制后,仍應繼續給予抗驚厥藥,直到熱退為止。因為在一次發熱過程中可能有再次發生驚厥的情況,維持用藥一般首選苯巴比妥。對于長時間或反復驚厥的患兒,還可適當應用激素及脫水劑,減輕腦水腫,有利于驚厥的控制。
2. 退熱
控制體溫和查找引起發熱的原因,可以使用藥物和物理方法降溫,包括:脫去過多的衣服,不要蓋得太多;多飲水;用30%~40%的酒精擦孩子的前額、腋窩、大腿根部以散熱;亦可用塑料袋裝冰放置在上述部位;使用非激素類退熱藥;有細菌感染的孩子給予抗菌素治療。
發熱驚厥本身并不預示有嚴重的感染性疾病存在,所以查找發熱的原因與一般不伴驚厥的病人一樣。如果患兒有慢性感染性疾病或充血性心臟病(如先心病、風心病等),則必須排除腦膿腫的存在。如有眼底乳頭水腫存在,則在腰穿前必須先作一般的神經系統檢查,排除顱內占位性病變。
3. 預防驚厥復發
高熱驚厥是否需要維持治療以及如何用藥尚無統一標準。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對于單純性高熱驚厥可密切觀察,不需要長期服藥進行預防。
目前采取的預防性治療為分持續口服藥物和間歇給藥兩種下面分述之。
持續口服藥物法:最常見采用的藥物是苯巴比妥和丙戊酸鈉。其它的藥物,如苯妥英鈉、卡馬西平雖能減少發作,但不能起到預防發作的效果。
苯巴比妥:用3~4mg/kg·d,分2~3次服用,連用2年。有預防發熱驚厥發生的作用。但很多臨床資料說明,長期服有苯巴比妥,可引起兒童智商下降,易激惹、多動、攻擊行為以及睡眠減少。
丙戊酸鈉:對于發熱驚厥的預防作用與苯巴比妥等效。用15~30mg/kg·d,連用2年。由于此藥有引起嚴重的肝臟損害的副作用,2歲以下的患者應慎用。
間歇性預防用藥法:指對于一些有發熱驚厥危險的,有過發熱驚厥史的孩子,當其體溫達到38.5C或更高時,使用藥物以預驚厥發生。目前推薦使用安定0.3mm/kg,每隔12小時一次,口服、靜脈注射或直腸給藥。
目前許多專家不提介對發熱驚厥采取預防性用藥。因為發熱驚厥即使是持續發作時間較長,也不會對大腦產生損害,而預防性用藥,孩子則必然要經受藥物的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