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2-05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妊娠合并甲亢該如何治療?甲亢病的誘發與自身免疫、遺傳和環境等因素有密切關系,其中以自身免疫因素最為重要。使原由甲亢癥狀突然加重達到危及生命的一種狀態(主要表現為高熱、大汗、極度心動過速、嘔吐、腹瀉、煩躁不安,重者昏迷,如不及時搶救,可導致死亡。)臨床還有一種甲亢很容易被誤診誤治就是橋本甲亢,橋本病發病初期往往有甲亢癥狀的表現,在疾病沒有完全確診單純按甲亢疾病治療就會使原發疾病被忽略。下面我們來看看妊娠合并甲亢應該如何治療。
(1)孕前:因甲亢對胎兒有一系列不良影響,如確診甲亢,應待病情穩定1~3年后懷孕為妥,用藥(抗甲狀腺藥物或放射性碘)期間,不應懷孕,應采取避孕措施。
(2)孕期處理
1、由于抗甲狀腺藥物能迅速通過胎盤影響胎兒甲狀腺功能,有人主張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后行甲狀腺次全切除術,并取得良好效果,但目前一般意見認為妊娠期應避免甲狀腺切除術,因妊娠期甲亢手術難度較大,術后母體易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旁腺功能減退和喉返神經損傷,并且手術易引起流產和早產。
2、受體阻滯劑普萘洛爾(心得安)的應用,劑量10~20mg,每日3次。普萘洛爾對甲亢孕婦是一種有效的治療藥物,能緩解由于過多的甲狀腺激素引起的全身性癥狀。普萘洛爾作用較快,效果較好,適用于甲亢危象和施行緊急甲狀腺手術的快速準備。但β受體阻滯劑在早期心力衰竭或代謝性酸中毒病人中會促使急性心力衰竭,在全身麻醉下會引起嚴重低血壓,長期應用普萘洛爾可使子宮肌肉張力增高,導致胎盤發育不良,以及胎兒宮內生長遲緩,故在妊娠期甲亢中不宜作為首選藥物。
3、產科處理:妊娠合并甲亢,治療得當,妊娠能達足月,經陰道分娩和得到活嬰。甲亢不是剖宮產的指征,妊娠合并重度甲亢,早產和圍生兒的死亡率較高,并有胎兒宮內生長遲緩可能,故孕期要加強對甲亢的觀察和控制,定期隨訪胎兒胎盤功能和防止早產。
4、產褥期處理:產后甲亢有復發傾向,產后宜加大抗甲狀腺藥物劑量。關于產后哺乳問題,雖抗甲狀腺藥物會通過乳汁影響嬰兒甲狀腺功能,但我們認為應結合產婦病情的嚴重程度以及服用抗甲狀腺藥物的劑量來考慮是否哺乳。
5、新生兒管理:對甲亢孕婦分娩的新生兒,需注意檢查有無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腫或甲亢,并作甲狀腺功能檢查。
6、甲亢危象的處理:妊娠期甲亢未控制而停止抗甲狀腺藥物治療、行產科手術以及產后感染和產后流血會誘發甲亢危象,如不及時治療可發生高熱、頻脈、心力衰竭、失神、昏迷。治療應給以大量抗甲狀腺藥物,如丙基或甲基硫氧嘧啶,每次100~200mg,每6小時一次口服;他巴唑或甲亢平10~20mg,每6小時一次口服。神志不清不能口服者,可經鼻飼管注入。口服復方碘溶液,每日30滴左右。普萘洛爾20~40mg,每4~6小時一次口服,或0.5~1mg靜脈注射,應用時注意心臟功能。利血平1~2mg,肌內注射,每6小時一次。氫化可的松每日200~400mg,靜脈滴注;并予以廣譜抗生素、吸氧、冷敷及鎮靜解熱劑,糾正水和電解質紊亂以及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