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下降,天氣變得干燥,京城各大醫院皮膚科的診室多了些中老年人的身影。他們普遍覺得皮膚發癢,而且是陣發性瘙癢,晚上尤為明顯。據解放軍306醫院皮膚科主任呂世超主任醫師介紹,像這種沒有皮膚損傷,只有瘙癢感覺,抓后還留有痕跡的皮膚病,叫做皮膚瘙癢癥。
皮膚瘙癢癥常見于60歲以上的老年人,呂主任說,這與老年人的生理有關。老年人體內固有水分和細胞中的水分逐漸減少,出現了慢性生理性失水現象,引起皮膚干燥、皺紋增多。皮膚易受周圍環境冷熱變化的刺激,因此易誘發瘙癢發生。其典型的癥狀是大腿發癢,逐漸蔓延到小腿,甚至周身。
呂主任指出,老年人冬季皮膚瘙癢癥的產生,還與生活習慣有關。有的老年人愛用很燙的熱水洗澡,而且洗澡的次數過于頻繁,再加上使用堿性大的肥皂或藥皂,使本來就枯燥的皮膚失去了皮脂的滋潤。因此,冬季老年人洗澡次數不要過多,—般每周1次為宜,水溫不宜太高,應保持在50攝氏度左右,不要使用堿性大的肥皂或藥皂,應選擇中性護膚浴皂。
此外,適量攝入高脂肪食物可以預防老年人皮膚瘙癢癥的發生。并且,脂肪食物有利于維生素A和維生素E的攝入,并有防治皮膚干燥和老化的作用。有的老年人到了冬天特別喜歡喝酒,意在御寒。但酒后身體發熱只是一時性的,更多的會促使皮膚發生干燥。當然,其它的辛辣食品也如此,特別是常吃火鍋,不僅使人容易上火,對皮膚的保養也十分不利。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冬季老年人應多喝水,每天宜喝兩升水以補充水分滋潤皮膚。治療上,要對癥處理。瘙癢甚者,可服些鎮靜藥。自己也可配制外用藥,取甘油28毫升,75%酒精14毫升,加入水至100毫升即成。可隨時涂擦,對皮膚干燥者尤為適宜。如刺癢較重,其中還可加入1%石碳酸溶液,以增加止癢作用。中醫內服養血驅風藥,外用中藥熏洗,可以改善瘙癢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