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老夫子有一段關于“三戒”的名言:“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對其中的“得”,一般作“貪求、貪得”解。
最近接觸了一些老人,閑談之中覺得孔老夫子對老人要“戒得”的話,還是有點現實意義的。有些老同志經常在一起談論工資收入,收入高的沾沾自喜,收入低的悶悶不樂;有的老人還比住房,情況較差的往往心中不快……這些都是與“戒得”的告誡相悖的。
“戒得”既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心態,一種人生觀。年紀老了,體力衰退,但對人生的感悟應該是多了,深了。對人生,應該超脫,讓身心自在;對兒孫,可以引導,但不能包辦一些事情,把“枷鎖”套在自己頭上。“富貴于我如浮云”,這種精神境界還是應該追求的。
當然,在事業的追求上,一方面要服老,但另一方面還要盡力而為,為社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的“得”,充實了人生,也有益于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