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止咳藥大約有近百種,盡管大多數說明書上都標有“止咳”、“化痰”、“潤肺”等功效,但其藥理作用并非完全一樣。因此,選用時不可不慎。
輕度而不頻繁的咳嗽,有助于祛痰,因此不必使用止咳藥。咳出較多泡沫樣痰,說明呼吸道分泌物較多,容易發生氣管阻塞,助長細菌繁殖和反復感染,故須祛痰藥與止咳藥配合使用,或者用復方甘草合劑。痰液特別多或伴有膿痰時,一般不用或應慎用止咳藥,而主要應以祛痰為主。多痰者還應禁用可待因、那可丁等止咳藥。
老年人咳嗽,大多為慢性氣管炎所引起,必須同時使用抗生素,不少病人合并有肺通氣功能不良和肺氣腫,需合用平喘藥,以改善肺泡的換氣功能,使痰液能順利咳出。長期劇烈咳嗽、咳嗽頻繁而痰量不多、痰中帶血、咳嗽而影響休息的病人,應使用止咳藥,以免導致肺氣腫,支氣管擴張,咯血等嚴重疾病。痰黃粘稠不易咳出的病人,可選用清氣化痰丸、枇杷膏、黛蛤散、清肺抑火丸、除痰除火丸、止咳太和丸等。濕熱痰盛、咳嗽喘促、需鎮驚安神的病人,可選有清熱祛痰鎮驚等功效的鮮竹瀝、蛇膽陳皮散等。
老年人在患呼吸系統疾病時,往往還會患有其它疾病。例如,心功能不全伴有肺淤血的病人,應禁用咳必清,因為該藥易致呼吸道阻塞、窒息。祛痰藥中的碘化鉀,能促使舊的結核病灶活動,故禁用于結核病人,碘化鉀、氯化銨等祛痰藥、能刺激胃粘膜,所以潰瘍病患者、肝、腎功能嚴重減退者應禁用。中藥桔梗、遠志對胃刺激性較強,潰瘍病人也應慎用。肝功能減退的病人,應慎用止咳散、必嗽平等,因此這些藥物有時可加重肝功能損害,使轉氨酶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