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著名相聲演員李國盛用真誠的表演給人們帶來了歡樂的笑聲。可最近幾年,李國盛登臺的時間比原來少了,除了缺少好的相聲本子外,另一個原因就是他退休了。
李國盛胖,但是從不懶惰,而且熱愛體育運動,最喜好籃球。他迷籃球已40余年,1954年他就是北京第49中校籃球隊的隊員。到了成都軍區(qū)軍樂隊仍是籃球隊里的一把好手。從中央電視臺轉(zhuǎn)播NBA開始,他幾乎場場不落地觀看了所有的比賽。
李國盛除工作之外就是看NBA,只要抽得出空來,場場必看。一到了NBA的直播時間,他就高掛謝客牌,誰也不見。如果是有電話來,一律是“不在家”。NBA直播一般是在上午開始,遇上打加時賽,要打到中午,到他該去學(xué)校接孫子的時間了,只好來個“短暫停”,一路小跑接回孩子后馬上坐到電視機前。該吃飯了,他就端著飯碗邊吃邊看,直到看完。客廳的電視機是“法定”看球的,誰也不能挪作他用。在李國盛的影響下,10歲的小孫子也成了NBA謎,侃起球來頭頭是道。
碰上有演出或其他工作實在錯不開時,李國盛常常急得抓耳撓腮,看不上心里就發(fā)慌。比如去年的全明星賽,直播、轉(zhuǎn)播都趕上有事,他都只看了前半場,那個遺憾啊!
不久前,李國盛坐在北京有線電視臺體育部的演播室里,客串了一回體育解說員。聽著李國盛頗具專業(yè)水平的解說和評論,許多人不禁感到奇怪:“李國盛怎么什么都懂啊,涉足的領(lǐng)域真是很寬啊。”其實李國盛對籃球的熟悉是他多年來看球積累起來的,這次客串不過是厚積薄發(fā)的表現(xiàn)而已。
在忘情地欣賞之余,李國盛也在思索,NBA可以給我國的籃球一個怎樣的借鑒呢?他認為,NBA中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地方很多,其高超的技藝、戰(zhàn)術(shù)就不用說了,單是他們那種良好的心態(tài),充分體現(xiàn)了他們較高的文化素質(zhì)。當(dāng)然他們也計較輸贏,也拼盡全力去爭去搶,但卻不把輸贏看成命,不把輸贏看成惟一的東西,在這種心態(tài)下進行的競技,更像是一種藝術(shù),給人一種既激烈精彩又和諧優(yōu)美的感覺,比賽的觀賞性自然就提高了。
“看NBA是一種藝術(shù)上的享受”,李國盛深有感觸地說。NBA球員出神入化的個人技術(shù)和教練高深莫測的戰(zhàn)術(shù)組合都讓他非常著迷。
退下來的李國盛還要應(yīng)付不少找上門來的事兒,社會活動不少,有時還應(yīng)邀去外地慰問演出。雖說退休了,籃球也是只看不打了,可登山又成了新的愛好,山里空氣好,爬山可以增加人的肺活量,減去多余的脂肪。每周兩次到三次,都是與老伴同行,量身體的能力而行,這幾年來北京周圍的山:香山、靈山、妙峰山、鷲峰、百花山、紫云山、筆架山、云蒙山、佛爺嶺、霞云嶺……他都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