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國飲也。早在遠古的《神農本草》中就有“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事,得茶而解之”的記載。最早的茶便是作藥用,可見茶對身體的好處了。品茶加猜謎平添無窮樂趣,更有益于身心,不信我就講幾個茶謎你猜猜。
“草木有本心”,這大概是我國最早的茶謎了,這是古代謎家巧擷唐人張九齡《感遇》詩所配制的“茶”字。在我國、日本及韓國都有為老人祝壽贈送茶葉的習俗,其實這本身就是絕妙的茶謎。你看那“茶”字的下部,不是包含著“人”“八”“十”么?再加上草字頭(指廿),正好為一百。這不正是最好的生日賀禮“人壽百歲”么!
流傳在民間的口頭茶謎那就更豐富多彩了。如“生在山中,一色相同,泡在水中,有綠有紅”;“雖是草木中人,樂為大眾獻身,不惜赴湯蹈火,要振萬民精神”。這些謎語不用揭底你也能猜中是茶。由此還派生出許多有趣的茶具茶名謎,如“一只無腳雞,立著永不啼,喝水不吃米,客來把頭低”,即茶壺。又如“人間草本知多少”,即茶幾。還如“山中無老虎”和“植樹種草多提倡”,分別是茶名“猴魁”和“宜興綠”等等,真是數不勝數。
相傳一次祝枝山去唐伯虎家做客,一見面,唐伯虎便說:“老兄來得正好,我有一四字謎,你若猜出,今日我便請客,若猜不出,對不起,恕小弟就不招待了!”說完便吟出謎面:“言對青山青又青,兩人土上說原因,三人牽牛缺只角,草木之中有個人。”祝枝山聽后不慌不忙坐下,敲了敲茶幾笑著說:“那就倒茶吧。”唐伯虎知道已被猜中,忙叫書童上茶。原來謎底正是“請坐奉茶”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