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退休職工健康體檢或老年人去醫院看病時,醫生常將血粘度測定作為血檢的必查項目。因為血粘度是反映血液流動性質的一項重要指標。
大量資料證明,許多危害人類健康的嚴重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塞、腦血栓、高脂血癥、糖尿病、腫瘤、肺心病及肝、腎等慢性疾患,均與血液粘度升高有關。因此,檢測血粘度對這些疾病的診斷、療效觀察或預防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有關專家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血管壁彈性逐漸減弱而變得狹窄,當其血液內紅細胞的聚集性和變形性、紅細胞壓積、大小和形態以及血漿中纖維蛋白原、甘油三酯等的含量發生改變時,就會引起血粘度增高。飲食不當、高血脂、肥胖或使用某些藥物,也可成為影響血粘度增高的因素之一。還有情緒、煙酒嗜好、炎癥、創傷、氣象、時間以及運動等因素也能影響血液粘滯狀態。由此可見,老年人在健康體檢時最好都能進行血粘度測定。
對于某些老年人常在晨間起床后感到頭暈目眩,下蹲干活感覺胸悶氣短,午餐后即感嗜睡,突然扭動頸部時出現視物模糊、復視,以及表現有乏力、健忘、聽力障礙、惡心嘔吐或共濟失調等血粘度高的早期信號者,就診時更應考慮檢查血粘度增高,則應及早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對付血粘度增高,首先要重視自我保健,患者除了在平時注意多喝開水,合理調節飲食,適度體育活動和保持樂觀情緒等綜合性保健措施外,可在醫生指導下,輔以降血脂藥物治療。如果血粘度增高,且有血栓形成可能者,則應選用抗凝、降低血粘度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