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4-3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外傷性癲癇病的常識
什么是外傷性癲癇病呢?顧名思義外傷性癲癇是指繼發于顱腦損傷后的癲癇性發作,可發生在傷后的任何時間,甚難預料,早者于傷后即刻出現,晚者可在頭傷痊愈后多年始突然發作。不過,并非所有的腦外傷病人都并發癲癇,其發生率各家報道由0.1%~50%不等,由于資料不同,差異甚大。
據Caveness(1916)百萬例以上有腦組織損傷的頭傷病人分析,有外傷后抽搐者占30%,其中,傷后6個月內出現的有50%,2年內發生的共約80%,約半數后遺長期反復發作,給病人帶來極大的痛苦和危險。外傷性癲癇的發生以青年男性為多,可能與頭傷機會較多有關。
Evans(1963)指出有家族癲癇史的傷員并發癲癇較一般為多,前者占9%而后者僅占3%,說明遺傳因素與外傷癲癇亦有一定關系。一般說來,腦損傷愈重并發癲癇的機會愈大,并且開放性腦損傷較閉合性者多,各為20%~50%及0.5%~5%,其中穿透硬腦膜者較非穿透者高5~10倍,尤其是火器傷并發癲癇的百分率更高,可達42.1%,而非火器傷僅占約16.4%。
外傷性癲癇均有頭部外傷史可查,不論是閉合性或開放性顱腦損傷,傷后不同時期出現的不同類型癲癇發作,特別是腦組織損傷部位與癇灶相符合的局部性發作而傷前無癲癇病史的患者,不難確診。外傷性癲癇的診斷,除臨床表現及其特點之外,尚須依靠腦電圖檢查。源于大腦皮質的癲癇波常為高波幅的尖波、棘波、尖慢波或棘慢波綜合,位相一般為陰性;病灶深在者,其波形多為尖波或尖慢波綜合,波幅較低,位相有時陰性,有時陽性。癲癇灶的定位,除根據波形、波幅及位相之外,尚應注意癇波出現的同步性。兩個以上同步的癲癇波,有時來自同一病灶,呈現雙側同步的陣發性慢波,一般認為中央系統發作,或陳舊性癲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