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4-3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青少年肌陣攣癲癇病又稱前沖性小發作。是一種良性原發性全面性癲癇’由Herpin在1867年首先報道,占癲癇病例的2.8%~4.3%。 發生在青春期,與遺傳有關,無性別差異。發作主要為累及雙肩背伸肌而出現的單一或反復的、無規律的、不規則的肌陣攣抽動,少數也可累及下肢。
輕者常不為旁人發現,重者可突然跌倒,甚或出現全身強直-陣攣發作或持續狀態。本型常是在覺醒后不久發作,一般無明顯意識障礙。發作間期和發作期腦電圖均有快速、普遍的不規則的棘慢波和多棘慢波。剝奪睡眠或光刺激常可誘發,對適當的藥物治療反應較好。
1.病因:病因以遺傳因素為主,約40%有癲癇家族史。
2.臨床表現:發病年齡主要集中在8~22歲,平均發病年齡為15歲。8歲以下和22歲以上者罕見。發病無性別差異。最早的癥狀往往是醒后不久即出現肌陣攣或起床不久手中所拿的物品突然不自主地掉落。85%的患兒在起病數月或數年后出現全面性強直一陣攣發作,10%~15%的患兒有失神發作。據統計資料顯示,有時失神發作早于肌陣攣和全面性強直一陣攣發作。患者神經系統發育及智能均正常,神經影像學檢查正常。一般不能自行緩解,亦無進行性惡化。
3.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和腦電圖特征。發作期腦電圖表現為廣泛、快速、對稱的多棘慢波,隨后繼發少數慢波。發作間期腦電圖可有快速廣泛不規則的棘慢波放電。睡眠剝奪、閃光刺激等可誘發發作。
4.預后:藥物治療效果好,停藥后容易復發,需要長期甚至是終身服藥。
專家建議:青少年肌陣攣癲癇病不容忽視,一定要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