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4-3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小兒癲癇病所致精神障礙的分類及表現!專家介紹,在小兒癲癇診斷治療中,癲癇與情緒障礙的關系尤為重要。臨床中常因多種形式的情緒障礙如驚恐、抖動、發作性頭痛、腹痛、神志改變、抽搐樣發作而被初診為癲癇病發作轉到神經科就診。
小兒癲癇是小兒時期常見的神經系統綜合癥,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較弱,對于兒童癲癇常常導致孩子情緒障礙,情緒障礙有多種多樣,然而小兒癲癇病情感障礙呢?
另外一些確診為癲癇的病人,在治療過程中出現抽動、頭痛、精神、情緒癥狀,疑為癲癇惡化、藥物反應、病情改變等多次復診。至今雖無確切的發病數據,但小兒癲癇患兒中情緒障礙的發病率是較高的,并且其表現與原有癲癇發作形式,或與發作先兆、發作后狀態有較高的相關性。另一方面是家長的異常心態,他們過于緊張,把一些與癲癇無關的軀體癥狀均與癲癇聯系起來,且常對患兒進行暗示性詢問,結果造成患兒的焦慮、抑郁、恐懼等情緒。
一、發作前精神障礙(preictal disorder):發作前精神障礙是指部分病人在癲癇發作前出現焦慮、緊張、易激惹、沖動、抑郁、淡漠或一段時間的愚笨或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如胃納減退、面色蒼白、潮紅及消化不良等前驅癥狀。可分為先兆(aura)-癲癇發作前數秒或數分鐘,和前驅(Prodromata)-癲癇發作前數小時至數天。常于發作前數分鐘、數小時或數天即有相同的癥狀出現,使病人感到發作即將來臨,稱之為前驅癥狀,目前對這一現象發生的機制尚未闡明。過去在發作前稱之為“先兆”(aura)的癥狀可以表現為各種類型的精神障礙,如情感、情緒、認知方面為表現的感覺性癥狀。“先兆”對決定癲癇源的起始部位有很大的定位價值。“先兆”必須與前驅癥狀相鑒別,后者系在發作前數小時或數天內的癥狀,而“先兆”實際上已經是臨床發作的開始,病人的意識存在可能回憶并加以描述。必須熟悉各種先兆的表現特點,因為部分病人在很長的時間內先兆可能是癲癇惟一癥狀,常易被忽略,至全身性大發作出現后才被引起重視。同樣,在大發作被抗癲癇藥物控制后,“先兆”仍可保留,成為僅有的癥狀。
二、發作時精神障礙(disorder associated with ictal):發作時精神障礙主要包括精神運動性發作、發作性情感障礙及短暫的精神分裂癥樣發作等。又稱精神運動性發作或顳葉癲癇可為先兆,也可單獨發生。多見于由于皮質的限局性病灶所引起,而發作時的各種不同癥狀是由病灶的部位決定的。多數病灶在顳葉,也有的在額葉或邊緣葉。發作時為一過性的精神病性體驗,發作時多伴有意識障礙,常見的精神障礙主要有下列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