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臥室門后,貼有一張作息時間表,表上寫著一行字:生命在于運動。內容如下:6∶00:起床。6∶10:洗漱。6∶30:半小時爬樓梯或戶外運動。7∶00:早餐。7∶30:家務勞動,掃地、拖地、澆花等。9∶00:看報、看電視或自己安排。12∶00:做中飯。13∶00:午休。14∶00:家務勞動,洗澡、洗衣服或進行個人衛生。16∶00:自由活動。17∶00:遛狗。17∶30:做晚飯。18∶30:家務勞動,掃地、拖地。19∶00:看《新聞聯播》。19∶30:看電視劇或在書房學習。22∶00:休息。
這張作息時間表是老伴的“杰作”,專門為我制訂的。退休前我是個交警,一天到晚忙得忘了時間,忙得都是工作。退休后,從時間的“奴隸”成了“將軍”,休息的時間多了,早上睡懶覺,中午還要午睡,晚上過了9點,見沒好看的電視,睡意又會襲來,好像要把上班時的睡眠“損失”全補回來。我感到奇怪,人家上了年紀常常要失眠,我怎么總是覺得不夠睡?老伴說,你這樣下去很危險。于是,天天安排我干活,而且都是“大活”,如整理衣柜、拆洗被子、擦窗戶、洗窗簾、刷廁所等。由于沒有“規章制度”的約束,我常常是“明日復明日”,干活慢騰騰,或者干了一半,留一半明天再干,反正有得是時間。老伴見我老背著她偷懶,于是想出這一“招”。當然,作息時間表上未盡事宜都由老伴來做。要有客人來訪,允許打亂時間安排,所以,我真希望家里的門鈴響。
執行這個“作息時間”,開始我還真有些不適應,什么時候干什么都精確到了分鐘。但時間一長成了習慣。我開玩笑說:“老伴,虧我身體還好,能執行你的規定!”老伴說:“虧我讓你養成了有規律的生活,否則,你早就疾病纏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