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中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之后,絕大多數已婚男女減輕了撫養眾多子女的負擔,年輕夫婦將全部的愛及經濟收入,無怨無悔地奉獻給了孩子。然而25年過去,當年的孩子如今已長大成人。他們中有的奔赴國外,有的離開父母到認為能施展才華的地方開展事業。即便沒有遠走高飛的,由于到了婚嫁年齡,也大都離開父母另筑新巢,使當初將他們辛勤撫育成人的年邁父母步入孤獨的空巢生活中。
剛剛另立新巢的年輕人會說,我們的父母年齡雖然大了,但身體仍然較好,能夠生活自理。而空巢的父母會說,讓孩子們單過吧,給他們一個自由的生活空間。但這僅僅是眼前,大自然的規律是不可抗拒的,空巢老人必將日漸衰老,生活不能自理。當真的到了那一天的時候,空巢老人將如何解決吃飯、行走、看病等問題?遠走高飛的孩子能否放下手中的工作,去照料老人?即便想照料,他們有這個能力照料雙方的4位老人嗎?
更讓人憂慮的是,由于現在的年輕人受到自己父母只生一個孩子的影響,看到父母養育自己太辛苦,太勞神,花費太大,又在自身學習、工作和生存競爭中飽嘗各種各樣的壓力,許多人不愿意要孩子。
25年前,人們在庭院、街頭散步,到處可見孩子們玩耍的身影。然而現在,一座座樓房前,又能看見幾個天真可愛的孩子呢?現在許多城市的小學,已經開始陸續合并,因為某些小學已經開始招不到孩子了。小學如此,中學的合并還會遠嗎?將來會不會影響到大學?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如果現在的中老年人不可避免地面臨空巢現象,那么他們的下一代也將在幾十年后面臨空巢或原本空巢的狀況之中。
當然,這僅僅是展望,社會的變數很多,高科技的發展,完全可以代替許多人的工作。惟獨不變的現實是,隨著越來越多的老人退出工作一線,越來越少的年輕人將不可避免地負擔起供養老人的重任。隨著勞動人口的減少,以及依靠社會保障體系生活的老人越來越多,中國社會將面臨日益嚴重的壓力,大約再過10年以后,空巢現象以及因此造成的老年人的孤獨與艱難,將嚴重困擾每一位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