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8-04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一位癱瘓在床已達5年的70多歲婦女,翻身竟至骨折,一照片子發現她的骨密度差的驚人。據資料統計,老年人髖關節骨折的可達15%,有的造成癱瘓終生臥床。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因骨質疏松導致骨折的老年女性比男性高出6~7倍。
缺鈣就該補,而補鈣應始于何時?有人說人老再補,有人說應從中年開始,也有人說應始于青年。專家指出:婦女應終生補鈣。其中有幾個尤為重要的時期,應引起廣大婦女的特別關注。
青春期:少女在13~16歲時骨骼正在生長發育,故應攝入足夠的鈣質,使身體的鈣有一定的積存。另外,這一時期女孩子一般月經來潮,雌激素水平活躍,新陳代謝快,故更要注意鈣質補充,以形成高質量的骨和骨密度。放眼將來,能否做到這一點會對婦女絕經后的骨折率高低產生影響。因為鈣的代謝與雌激素水平有關,婦女絕經后隨著雌激素水平下降會影響鈣的吸收,而此時骨骼質量高則可使骨折發生率下降。
少女補鈣,一是要多走出戶外,沐浴陽光、加強鍛煉﹔另外要多吃牛奶、海味、豆制品、瘦肉﹔缺鈣嚴重者應服用活性鈣等藥物。
生育期:主要指妊娠期婦女。這個時期的婦女每天要付出100毫克的鈣以滿足腹中胎兒骨骼的發育需要。如果攝入不足會造成嬰兒先天性佝僂病,也會影響孕婦自身,導致妊娠5、6個月后腿發生抽筋(因嬰兒攝入鈣不足而動用了母親肌肉中的鈣所致),故婦女懷孕4至5個月后提倡補充活性鈣。
哺乳期:在提倡母乳喂養的今日,還要注意母乳的質量。經檢查,早產和患妊高癥的母親乳汁中含鈣量低,所以妊娠期缺鈣婦女在哺乳期也要注意鈣的攝入,以滿足嬰兒及自己身體的需求。
絕經期:這一時期的許多婦女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對飲食中鈣成份吸收量下降及個體的差異易導致骨質疏松,嚴重的形成駝背、身體輕度短縮、腰背疼痛、發生骨折等。對老年婦女的缺鈣重在治療,以補充雌激素和鈣劑為主。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