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8-04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中老年人吃的學問
1.學會科學吃飯
一日三餐誰也離不了,吃東西隨意,對健康無益。下面是總結出科學用餐原則。
1.不在極度饑餓時進食 極度饑餓時雖食欲特強,但胃腸消化功能已受損,一下子吃多了,反而會造成食滯,影響營養供應,又會損害健康。應先少量進一些半流食,如粥、面或米線。
2.先吃愛吃的東西 如先吃喜愛的食物,情緒上的滿足會使你較快地產生飽脹感,避免進食過量。
3.晚上不宜吃冷飲 晚上人體體液代謝不活躍,若晚上7時以后吃冷飲,會降低體溫,從而不易消除疲勞。
4.飯后勿吃甜點 吃過油膩的東西后再吃甜點,脂肪組織吸收多余的葡萄糖,使人體肥胖。
5.飯后莫用腦 進食后,胃部消化需要集中血液。聽聽輕音樂,休息一會兒最為合適。若吃完就用腦,血液流向頭部,容易影響胃腸消化。
6.多吃些顏色深的蔬菜 顏色深的蔬菜比顏色淺的含胡蘿卜素、維生素B2、鎂、鐵等營養素更豐富。
7.不要怕咽 菜渣、纖維素能促進大腸蠕動,排除有害物質,預防腸癌。蔬菜有渣,只要不太硬,就應咽下去。
8.不要食用太多的調味品 調查表明,多吃胡椒、桂皮、丁香、小茴香等天然調味品,也可導致人體細胞畸變,并會產生口干、咽喉痛、精神不振、失眠等副作用,還會誘發高血壓、胃腸炎等病變。
2.老年人吃水果的學問
老年人由于內臟器官衰老,導致各生理功能減弱。因此一次不宜進食大量的水果,可采用“少食多餐”的吃法。經常胃酸的,不宜吃李子、山楂、檸檬等水果。
經常大便干燥的,可多吃些桃子、香蕉、桔子等。柿子含大量柿膠,吃多了可加重便秘。
經常腹瀉的,不要多吃上面提到的有緩下作用的水果。可適當吃些蘋果。
有心臟病及水腫的,不宜吃含水量較多的西瓜、椰子等水果。
患有糖尿病的,不但要少吃糖,同時也要少吃含糖量較多的梨、蘋果、香蕉等水果。
肝炎患者多吃些桔子和鮮棗等含維生素C 較多的水果,有利于肝炎的治療和恢復。不要在飯前吃水果,以免影響正常進食及消化。
腎炎、高血壓等病患老人切不可多食香蕉。
3.進行低鹽飲食的具體措施:
1) 多吃天然食品,少吃或不吃加工好的食品。天然食品中鈉含量低而鉀的含量較高。多數加工好的食品中加入了鈉而去掉了鉀。
2) 做飯時不加鹽。為了保持口感,可在吃飯時加少許食鹽。
3) 多數快餐中鈉含量高,不吃或少吃。對于口味較重的人,應該逐漸減少食鹽的攝入,不追求一步到位。
在日常生活中,正確估計食鹽的量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瓷勺一平勺食鹽約為18g,瓷勺一平勺醬油相當于食鹽3g,咖啡勺一平勺食鹽約為3g一小撮(用三個手指尖)食鹽約為2-3g,患者可根據需要和可能情況進行應用。
4.輔助降血壓及延緩動脈硬化的的食物 豆腐 芹菜 洋蔥 蔥 海帶 醋
5.降脂食物
食用菌和豆類:香菇、木耳、紅豆。
水果類:葡萄、蘋果、山楂。
水產品類:牡蠣、海帶、紫菜。
主食類:燕麥、玉米、天然牛奶、酸奶。
蔬菜類:大蒜、韭菜、洋蔥、冬瓜、胡蘿卜。
6. 降糖食物
苦瓜、南瓜、蕎麥等
7.清早一杯水有助于預防腦梗塞
腦梗塞是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疾病。它的發生不僅同高血壓、動脈硬化的進展有關,也與老年人的血液粘度增高密切相關。老年人的血粘度越高,越容易發生腦梗塞。血液在人體血管內流動,就像是河水,流速越快,沉淀越少;反之,流速越慢,沉淀越多。血粘度增高導致血液流速減慢,血液中的血小板、膽固醇、纖維蛋白等物質便在血管壁上沉淀下來,久而久之,沉淀物越積越多,最后導致腦血栓形成。一般認為,中老年人清晨的血粘度較高,清早喝一大杯水有助于預防腦梗塞。
8.特別提醒:雖然上述的食療方法可能有輔助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作用,但每種食物均應適量攝取,不宜過量,而且應聽從醫生的指導,需要藥物治療的就應進行藥物治療。飲食治療決不能取代藥物治療。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