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往往把紅光滿面視為身體健康的標志,其實并不完全是這樣。紅光滿面有時恰恰是某些疾病的一種癥狀。比如:
高血壓病 高血壓是一種緩慢進展的慢性疾病,早期大多無明顯癥狀,當病情到達一定程度后可造成心臟損害。因此,近年來又被稱為“無聲的殺手”。由于心臟擴大、心肌肥厚、收縮力增加,使心臟泵出的血量增加,從而引起頭面部血管擴張充血,便出現顏面發紅。
此時還可伴有頭痛、面部發熱、耳鳴、眼花、心悸及失眠等癥狀。
肺結核 患者常表現為面部潮紅,表面看來“人如桃花”。可伴食欲不振、乏力以及午后低熱、夜間盜汗、咳嗽或咯血等癥狀。
風濕性心臟病 患者由于二尖瓣狹窄,回心血量受阻,造成肺淤血,從而可導致面部雙顴呈紫紅色,醫學上稱為“二尖瓣面容”。同時臨床上常伴有心悸、氣短、呼吸困難、咳嗽或咯血等癥狀。
流行性出血熱 患者由于全身毛細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早期可表現為面部充血、顏面發紅,醫學上稱之為“醉酒面容”。
一個人身體好不好不能只看表面現象,還要懂得一些醫學常識,不然就可能貽誤病情,影響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