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血壓患者來說監測血壓如同服降壓藥控制血壓一樣重要。監測血壓是醫生對病人制定降壓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也是評估是否已達控制血壓在理想目標值,預防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及其并發癥的判斷標準。
自我血壓測量(簡稱自測血壓)通常是在家庭中進行的,自測血壓的方案目前雖不統一,應根據臨床上高血壓病人的情況,采取下列方法:(1)血壓計的選擇:一個多世紀以來水銀柱血壓計間接測量血壓被視為“金標準”,且經動脈內血壓測量驗證,較為準確。但如今醫療設備的大大提高,電子或氣動血壓計具有小巧、攜帶方便、操作簡單、讀數準確、易學等優點,家庭可優先考慮。(2)自測血壓的部位:仍主張在上臂肱動脈處。手腕部位置因明顯低于心臟水平,測量數據可能相對偏低;手指部位的動脈壓力波形提前受到反射波疊加,測量數據相對偏高并且變異較大,因此在手腕和手指部位進行自測血壓有待繼續研究。(3)自測血壓的方法:可根據病人的需要,血壓平穩時每周測1~2次,血壓波動時至少每天1~2次;最好是在晨起7∶00~8∶00點和下午7∶00~8∶00點測量,每次測量3次取平均值記錄。(4)血壓控制的目標值:相對于診所血壓測值仍為<140/90mmHg,一般電子血壓計較水銀柱血壓計稍偏低5~15mmHg,最近有研究推薦135/85mmHg。(5)需經過一定培訓:最好是在醫務人員指導后進行,以確保自測血壓的可靠性及有效性,特別是選擇水銀柱血壓計的家庭;電子或氣動血壓計要注意定期與診所血壓計進行校正確定參考值。
如果高血壓患者能自測血壓,有利于臨床醫療中對高血壓的治療和管理,有利于高血壓人群的干預治療和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