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有些疾病易在夜間發生或加重,這往往比白天發病更加危險,應引起人們的重視和警覺。這些疾病常見的有:
腦梗塞 夜間睡眠時處于安靜狀態,支配心跳變慢的迷走神經興奮,故心率較慢,血流遲緩,加之中老年人血液黏稠(血脂高)、血管內膜粗糙(動脈粥樣硬化),血小板易聚積破壞,從而可導致血栓形成而發病。
預防:①按醫囑經常服能抑制血小板聚積和降低血黏稠度的藥物,如小劑量阿司匹林和降脂藥;②睡前不過度限制飲水,以免血液更加黏稠。
心絞痛發作 冠心病患者心絞痛易在夜間發作,這可能與睡眠中做噩夢,精神緊張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加速,以及睡眠時靜脈血回流增多致心臟負荷加重有關。
防治:①睡前心境要平靜以避免噩夢;②發作時口服或含服速效救心丸、消心痛、硝.酸甘油等擴冠藥;③如胸痛20分鐘以上未緩解,應考慮為急性心肌梗死,要立即送急救中心。
心源性哮喘 有高血壓病、冠心病和各種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因夜間睡眠時血流緩慢、肺淤血、缺氧,易誘發嚴重呼吸困難,即心源性哮喘。
治療:①發作時立即吸氧(最好平時自備吸氧裝制);②及時通知急救中心或送醫院救治。
痛風發作 痛風患者常在夜間突發單個關節疼和紅腫,這是因夜間尿少,尿酸不能隨尿排出,血中尿酸濃度增高,刺激末梢神經所致。
防治:①避免吃動物內臟、魚卵和沙丁魚等高嘌呤食物(此類食物可使尿酸生成增多);②堅持服用降尿酸藥如丙磺舒、別嘌呤醇等;③多飲水,保證每日尿量不少于2000毫升,以利尿酸排出。
潰瘍病所致的上腹疼發作 患消化性潰瘍病時,患者常在午夜發生上腹劇疼,甚至可疼醒。這是因夜間迷走神經興奮性最高,胃酸分泌最多,加之食物已排空,潰瘍面暴露直接受胃酸刺激,從而引起腹疼的緣故。
防治:①平時積極治療潰瘍病;②疼醒后可吃些蘇打餅干等食品,或服用胃舒平、樂得胃和氧化鎂等藥物,以中和胃酸緩解疼痛。
腓腸肌痙攣(俗稱小腿肚抽筋) 多發生在夜間,發作時小腿肚痙攣性劇疼,不敢移動位置,咬牙堅持,待片刻后才能緩解。原因是中老年人在缺鈣和下肢動脈硬化的基礎上,睡眠時小腿部末梢神經受寒冷刺激所致。
防治:①冬天夜間睡眠時要蓋好被子,避免小腿著涼;②注意補鈣,可在醫生指導下服各種鈣劑和食用含鈣豐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