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衛生諺語歌謠,不是靠文字記載,而是通過口頭世代相傳的。它高度概括,形象生動,語言流暢,通俗易懂,具有濃厚民間色彩。它的內容豐富,包括了醫藥衛生的各個方面。例如“傷筋動骨一百天”,是指傷筋動骨的毛病,需要一百天才得康復;“牙疼不算病,疼起來要人命”,說明牙疼并非小病,不可等閑視之。此外,還有“大荒之后必有大疫”,“少無風癱老無癆”,“無積不成痢”,“無痰不成瘧”等,形象生動地揭示和描述了疾病的病因、病機、病情的一般規律。
有些歌謠對常見病的防治卓有貢獻。如“打得地下爬,快尋八棱麻”,指出八棱麻是治療跌打損傷的重要藥物;與防治毒蛇咬傷有關的民諺有“識得八角蓮,可與蛇共眠”,“身藏杠板歸,嚇得蛇倒退”,“屋有七葉一枝花,毒蛇不進家”等等。
“是瘡不是瘡,采用重樓解毒湯”,“有人識得千里光,全家一世不生瘡”等,都是用于防治瘡毒、癰疽等外科病癥的。
關于藥物方面有歌謠民諺,更是不勝枚舉。如“十月茵陳三月蒿,四月五月當柴燒”,“巴豆未開花,黃連先結子”,“知母好刨,就怕拔毛”,“春分分芍藥,到老不開花”等,都記述了藥的采摘季節及栽培等方面的知識。在介紹藥物作用方面的,如“若要睡得好,常服靈芝草”,“一進九月九,醫生抄了手,家家吃蘿卜,病從何處有”。此外,過去醫療衛生條件差,所以產褥熱、破傷風等疾病,不知斷送了多少生命!這方面亦可舉兩句民謠,“生兒好比爬血山,滿月才算過鬼關”,“只見娘懷胎,不見兒走路”。
醫藥衛生民諺歌謠,雖反映了不少歷史真實和防病治病的經驗,但也有其局限性,而且由于口頭流傳,有些難免失真,其中還有不少違反科學道理的。如能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防病治病、保健強身,仍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