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常有老年人在坐或蹲后,猛地站起身來就會暈倒,而且面色蒼白、滿頭冷汗,嚴重者不省人事。原來,這是由于低血壓引起大腦暫時缺血造成的。由于血壓偏低,大腦、心臟及其它重要器官血液供應不足,使人感到頭昏眼花、心慌氣短、容易疲勞。
多數人認為老年人易患高血壓,實際上低血壓在老年人中一樣多見,同樣危害著老年人的健康。
老年人低血壓的原因有許多方面,諸如神經調節功能低下、動脈硬化使動脈彈性減小等。體質虛弱、在悶熱的環境中站立過久、長期臥床的人以及糖尿病、腦動脈硬化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易誘發體位性低血壓;夜間排尿時,膀胱內壓力驟減,則可反射性地使血液流向腹腔,從而引起短暫性低血壓等。
老年低血壓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1.病因治療。體質虛弱者要加強營養。服降壓藥后感到體質變弱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隨時調節藥物的劑量和用法,同時要注意,當由臥位起立時不要過猛,以免誘發體位性低血壓。
2.加強體育鍛煉和適當的體力活動。體育鍛煉可以改善神經、血管的協調功能,因而對高血壓、低血壓都有調節作用。為此,老年人可根據自己的體力情況選擇適當的鍛煉項目如太極拳、氣功、散步等。
3.進行飲食調整和食療。可以適當選用補藥及食療來調節血壓。如桂園6克每日口服;大棗煨水服;牛肉剁碎煮湯,連肉帶汁一起服;食用人參燉瘦肉;當歸煲羊肉;當歸煲雞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