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寅初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經濟學家、教育家、人口學家,1882年6月24日出生于浙江省紹興市。1910年5月,馬寅初獲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同年考取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研究生。1929年,馬寅初就任國民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委員長,出任財務委員會委員長。“七·七”事變后,他對國民黨政府的腐敗不滿,屢屢發表反政府言論,激怒蔣介石,被蔣監禁。后經中共周恩來等人的全力營救,1942年8月獲釋。1949年,馬老被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和財經委員會副主任。1957年6月他因“新人口論”遭到激烈的批判從而沉寂。1979年,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其平反恢復名譽。同年,他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屆三次全會選為常務委員會委員。1982年5月10日,馬寅初先生駕鶴西去,享年100歲。今年5月10日是馬寅初先生20周年祭日,在此之際,刊登這位世紀巨子的長壽秘訣,以饗讀者。
馬寅初先生大半生經歷坎坷,卻能笑對世態炎涼,坦蕩面向宦海沉浮,使自己的生命一達天年。馬老何以能如此超越灑脫從而成為長壽者,這與他有著健強的體質做其人生的支撐有很大關系。
他堅持運動健體強身,70余載從不怠懈。馬寅初早年在美國讀書時體質孱弱,在耶魯大學求學期間,有幸結識了一位93歲但仍鶴發童顏的醫生。這位醫生告訴馬寅初,自己健體強身的秘訣:熱冷水浴。老醫生幾十年來從不間斷,每日就寢前行熱冷水浴。每次洗浴先洗熱水,熱水可以使汗毛孔擴大,流出的汗液可以將體內的污垢排出,另外血管受熱擴張后血液得以充分流通,有利于新陳代謝;然后再進行冷水浴,冷水溫度一般要和體溫接近,冷水使擴張的血管收縮,如此反復熱冷刺激血管擴張與收縮,增強了血管的彈性,不至于硬化,推遲人體機能的衰老,起到延年益壽的功效。從這以后,馬寅初就照此方式熱冷水交替洗浴,40多年堅持不輟。
馬寅初的另一個健體之道就是登山。20世紀40年代,他身陷囹圄時,曾被軟禁在重慶歌樂山。他每日攀登歌樂山的主峰云頂寺,上下往返10多華里,只需60分鐘,久而久之在原本無路的山間踏出了一條小徑。以小跑的步速登山,他80歲以前一直都是這樣。馬老的孫子馬思澤對記者說:“每次陪老爺子爬山,我都跟不上他,他一路連跑帶顛的。”
1957年,馬寅初因“新人口論”受到批判后賦閑在家。他常帶家人去京郊各處爬山,尤其喜好攀援京西香山的鬼見愁,北京地區周邊的山上大多留下過馬老勁健的足跡。馬老過了80歲以后,就不再到遠處去登山了,只在京城內的景山公園和北海公園小練。1966年“文革”期間,北京各公園關閉,馬老就在自家的院里遛達,每日要堅持走完3000米,還特意用一個小本記錄走過的圈數,怕走少了運動量不夠。后來他記憶力漸漸衰退,便在衣服的一個兜里裝上50粒豆子,每步行一周,取出一粒裝入另一兜里,直到豆子移盡為止。1969年,馬老已經87歲高齡(由于當年他被國民黨關在息鋒監獄,環境潮濕,落下后遺癥),他的右腿突然癱瘓。但是馬老仍然堅持運動,在房間里雙手扶著一個高凳,拖著癱瘓的右腿,步履艱難地堅持運動,最終在地板上拖出一條很寬的痕跡。后來,他的左腿也癱瘓了無法行走,于是就坐在輪椅上活動手臂。若是夏季,他每天堅持揮動大蒲扇數千次。1972年,馬寅初被確診為直腸癌,此時他已91歲高齡。但是他經過兩次手術治療后,竟然躲過生死一劫,康復無恙。醫生說這是馬老幾十年來的運動為克服癌癥儲備了良好的體能。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癌細胞都沒有發生惡化和轉移,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