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8月2日(路透社醫學新聞)據一項新的研究結果顯示,定期鍛練可在不引起軀體疼痛的情況下提高虛弱老人的情緒。該研究為活動所帶來的益處不僅限于軀體健康提供了新的證據。
研究負責人、密蘇里州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Kenneth B. Schechtman博士告訴路透社醫學新聞記者,該研究最重要的發現可能是:無論是耐力活動還是強度及柔韌訓練,鍛煉都不會引起老年受試者的軀體疼痛。
Schechtman博士說,“這一點的確很重要。很多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關節炎和其它疼痛病癥的老人,很不愿意進行鍛煉,因為他們擔心鍛煉會增加痛苦和不適。”
然而,盡管該研究發現定期進行監護下訓練很安全,但Schechtman博士還是提醒老人們在開始鍛煉計劃之前應征求其醫生的意見。
他說,“毫無疑問,在開始鍛練計劃之前,有必要征得醫生的同意。”
Schechtman博士的小組對美國四個地方參加鍛煉治療的1,700名老人進行了研究。所有的受試者都很虛弱,且均被認為存在跌倒相關損傷的危險。研究人員將重點放在活動(包括耐力、抵抗力、靈活性和平衡訓練)如何影響受試者的生活質量上。
研究人員發現,總的來講,訓練后受試者的情緒健康得以改善。用來評價情緒健康的量表并不能特定針對抑郁等心理問題,但可作為這些狀態的一種指標。
Schechtman博士解釋說,基本上量表都是詢問“你自我感覺良好嗎?”
研究人員在8月出版的《行為醫學紀事》雜志上撰文指出,情緒轉變所需的鍛煉頻率、類型和強度目前尚不清楚,而且鍛煉對于不同人群的益處也需進一步研究來闡明。
Schechtman博士認為,盡管定期鍛煉可明顯促進軀體健康,“但就生活質量指標而言,這一作用仍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