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對印度的稱謂是,天竺,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便、出生于此,并在此傳道、講經、弘揚佛法。許多佛家的方法均出于天竺,直到現在還被人們視為瑰寶,加以身體力行。經常練習肢體動作與按摩相結合的天竺法。能起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作用,而且非常適合中老年人自我保健。
轉腕運指:坐位,兩手相互交叉扭轉,輕輕搓摩如洗手狀,反復5~10次。
翻腕轉臂:坐位,兩手十指稍交叉,翻轉臂腕,掌心向內,然后還原,翻轉臂腕,掌心向外,反復5--10次。
左右挽弓:坐位,先左手前伸如挽弓,右手后伸如拉弓勢,然后還原,接著右手做挽弓狀,左手做拉弓勢,交替5~10次。
舉臂托石:站立位,右手扶于腰部,左手平掌如托石狀上舉、下落5~10.次,兩手交換再做5~10次。
立地拗身:站立位,上體緩緩向前下方前俯彎腰,再挺身直立復原,使身體上拔,再緩緩后仰彎腰,再挺身直立復原,使身體上拔,如此為1次,共行3-6次。
按摩膝腿:坐位,兩手掌心相貼,互相搓摩使之發熱,趁熱以掌心搓摩兩膝及小腿內外側,左右分別進行5~10次。
按腿轉體:坐位,兩手掌相疊按壓左腿,同時身體向左緩緩轉體,然后還原,再壓右腿向右轉體,左右各進行5-10次。
斜身動腰:坐位,兩手前平伸申,“身體盡量向左上方向斜靠,然后還原,接著向右上方斜靠,然后還原。交替進行各5~10次。
抱頭轉腰:坐位,兩手抱頭,分別向左右方向轉動腰部,并隨之伸展兩肋,反復5-10次。
踞地挺身:坐位,兩手按在地上,屈膝團身弓背,然后再伸腿挺胸,反復3~5次。
反手捶背:坐位,左手握拳,以虎口部位從上到下、再從下到上反捶背部5~10次,換右手做動作相同。
交替蹬足:坐位,兩腿伸直,先抬起左大腿,屈膝向前用力蹬出,然后還原,同時右腿屈膝,用力蹬出,左右交替各5-10次。
彎腰虎視:坐位,身體前俯彎腰,兩手按地或硬板床,交替分別向左右后扭頭虎視5~10次。
左右踏掌:坐位,兩手交叉相握,掌心向內,先屈左膝,用左腳踏掌,然后還原,再換右腳踏掌,左右交替各5~10次。
俯身勾足:正坐,伸直兩腿,身體緩緩前屈,用左手勾住右腳,胸腹盡量貼膝,如果不能伸直雙腿,也可以彎曲雙膝。然后換右手勾左腳,方法同前。左右交替5~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