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是病毒所致的呼吸道傳染病,好發于冬季,傳播力極強,在小兒中傳播亦很快,且易引起肺部感染。傳染途徑是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內所含的大量病毒,可借飛沫傳染他人,患者最初2至3日傳染性最強。常突然發病,出頭痛、發熱,體溫高達39℃以上,兩眼脹痛,四肢疼痛,疲乏,有時眼結膜充血、鼻塞、流涕、咽喉干痛,小兒常有腹痛、腹脹、腹瀉、嘔吐等消化系統癥狀。
與普通感冒的區別主要是:普通感冒起病較緩,發熱不超過39℃,上呼吸道癥狀如咳嗽、咽痛、胸悶等比較明顯,而全身中毒癥狀如頭痛、全身酸痛、寒、發熱等較輕,且傳播也慢。流感則起病急,體溫常超過39℃,全身中毒癥狀較重,而上呼吸道癥狀較輕,傳染性較強,往往會在短時期內使許多人患病。
平時感冒后,首先應區別是細菌性、病毒性還是其它病源感染,選擇針對性的藥物治療。許多人有一誤區,只要發燒、咳嗽就用抗生素,有的醫生也不加區別而開許多高級抗生素。其實,在病毒感染初期抗生素不起作用,如果疾病后期防止繼發細菌感染,可選用一般抗生素即可,而不必用高級抗生素,這樣既達到了治病的目的,又防止了抗生素的泛濫及浪費。
為預防感冒,應注意鍛煉身體,多曬太陽,在戶外適當活動,提高抗病能力。根據氣候變化增減衣服。
另外,還可用中醫中藥預防流感:一是用生貫仲3至9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連服3日。二是菊花30克,水煎服每日2至3次,連服一周。以上方法多在流感已有發生而又未感染時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