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顱腦外傷。
(5)顱內感染;見于各種細菌性腦膜炎、腦膿腫、肉芽腫、病毒性腦炎、結核性腦膜炎、隱球菌性腦炎、鉤端螺旋體腦動脈內膜炎、艾滋病病毒(HIV)性腦病及腦寄生蟲病(如豬囊蟲、血吸蟲、弓形蟲等感染)。
(6)中毒:如各種感染中毒性腦病等。
(7)顱內腫瘤。
(8)腦血管病、腦血管畸形、腦卒中后、高血壓腦病也可伴發
癲癇。
(9)營養代謝性疾病:低血糖、高血糖、尿毒癥、維生素B1缺乏所致Wernicke腦病等。
(10)其他疾病:如多發性硬化、阿爾茨海默(A1zheimer)病和皮克(Pick)病也可伴有
癲癇。
7. 患了癲癇該怎么辦?
患了
癲癇的患者應盡快到有條件的醫院去治療,如果患者及家屬抱著“拖一拖”的僥幸心理,結果往往會延誤病情,甚至帶來嚴重的后果。
不少癲癇患者由于“病急亂投醫”、濫用抗
癲癇藥等原因導致出現嚴重的藥物毒副反應,錢雖花了不少,病情卻始終得不到有效控制,甚至越來越重。所以.癲癇患者一定要到專科醫院、或者三級以上的醫院的癲癇中心就診,如沒有癲癇中心的醫院可到神經內、外科就診,進行系統、全面的檢查和治療,不可盲目服藥。否則只能是適得其反,加重病情!
8. 癲癇能治好嗎?
癲癇病因復雜,治療時間長,難度大,易復發,被視為“頑疾”甚或“不治之癥”。那么癲癇能好治嗎?能否治愈呢?答案是肯定的,現代醫學的飛速發展己證明:癲癇是完全可治的。藥物治療是目前癲癇控制的首選和主要的措施。約80%的癲癇患者通過正規而合理應用抗癲癇藥物,可使發作得以控制,其中相當一部分甚至可以完全治愈。科學的診斷、早期正規的治療是其關鍵。另有約20-30%的癲癇患者雖經正規藥物治療最終無效,屬于“難治性癲癇”,這部分患者還可以通過手術而獲得控制,治愈。
目前在社會中對癲癇的認識不足,公眾對癲癇患者多存有偏見。基層醫院限于設備條件及醫技水平,對許多癲癇未能確診,確診的癲癇也缺乏進一步精細準確的分型,影響抗癲癇藥物的選擇及療程、預后等方面的判定,同時用藥治療普遍存在著許多不科學、不規范的做法,也缺乏有效的隨訪監督及管理機制,這些因素都嚴重制約癲癇的治療效果,導致癲癇患者的控制及治愈率低,而致殘致傷率高。因此,癲癇患者一定要到癲癇中心就診。
9. 癲癇是精神病嗎?
答案是否定的,癲癇不是精神病。因為精神病是指在各種生物學、心理學以及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下大腦功能活動發生紊亂而導致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等精神活動不同程度障礙的疾病。
有些癲癇患者發作時的精神障礙與精神病有相似之處,因此,有人把
癲癇看成是精神病。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兩者之間有本質的不同。首先,雖然有些癲癇患者患有精神障礙,但為數極少,只有易感素質的癲癇患者才可能誘發精神障礙,這種病稱為癲癇性精神障礙;其次,癲癇性精神障礙多呈陣發性,且每次發作持續時間較短(多為數秒鐘、數分鐘),發作前、后或發作時可出現全身強直一陣攣發作或失神發作,每次發作時的精神癥狀相似,腦電圖檢查可發現癇性放電,經抗癲癇治療有效;而精神病發作不呈陣發性,發作持續時間長,發作時無全身性肌痙攣,發作癥狀至多樣化,抗癲癇治療無效。因此說
癲癇不是精神病。
10. 得了癲癇病應怎么看醫生?
癲癇發作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應及時就醫,由醫生來明確診斷。所以如果懷疑自己或家人患了癲癇,就應主動就醫,咨詢有關診斷治療事宜。由于癲癇病的復雜性和難治性,相當一部分患者在就診過程中走了彎路,盲目相信偏方、秘方,聽信游醫游說、自作主張增減抗癲癇藥物。這樣勢必會延誤診斷,錯過有效的治療時機,既浪費了時間又增加了經濟負擔。一些假藥使患者產生了嚴重的毒副作用,延誤病情造成嚴重的后果。因此,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具體病情,到正規大醫院癲癇專科或神經內、外科就診,采取適合患者的正規的、最佳的治療方法,使患者早日康復。
2/6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