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4-3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嬰兒良性部分癲癇是什么
嬰兒良性部分癲癇是一種好發于1歲左右的嬰兒的疾病,主要有兩種類型。
1.良性嬰兒驚厥 其主要特征基于Watanabe等對一組12例患兒的Video-EEG監測及隨訪結果的報告。發作可出現在清醒或睡眠時。清醒時的發作表現為運動突然減少或停滯,反應減低或凝視無動,驚厥性癥狀包括雙眼同向性偏視,頭或軀體轉向一側,輕微的陣攣性運動可累及眼肌、面部及肢體。肌張力可有輕度增高。睡眠中發作時哭鬧常為最初的表現,繼以輕微的驚厥癥狀。半數病人發作后期有簡單的自動癥表現,如咂嘴、咀嚼、流涎、吞咽等口部進食性自動癥,或肢體的無目的運動(軀體自動癥),但缺乏復雜精細或半目的性的自動癥。發作持續時間在30~200秒,常連續成串出現,可繼發全身性發作。一日內發作1~10次,連續發作1~3天,并可在數周內復發。未見癲癇持續狀態的報道。
發作間期EEG均正常。發作期EEG可見限局性的低電壓快波或重復性0節律發放,波幅漸增而頻率漸減,繼以θ波或δ波發放,夾雜有棘波或尖波。發作期陣發性放電的最初部位多數在顳區,少數可見于額、頂或枕區,可逐漸或快速擴散到其他區域。
2.良性家族性嬰兒驚厥 Vigevane等先后共報道17個家族。患兒中女性更多見,男女比例為1:2。一級或二級親屬中有良性嬰兒驚厥史,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已發現本癥部分家族與19q12-q13.1(Gennaro,1999)和16p12-q12(Lee,1998)兩個基因位點連鎖,后者有些伴有陣發性舞蹈手足徐動。但本癥可能還與其他基因缺陷有關,表明具有遺傳異質性。發作時表現為運動停止,呆滯,頭和眼向一側偏轉,全身肌張力增高或伴有紫紺,繼而一側肢體陣攣性抽動,可擴散為雙側同步或不同步的陣攣運動。發作間期EEG正常。在連續成串的發作之間,頂枕區可記錄到一側性的慢波和棘慢波。發作期EEG的募集性節律始于一側的中央一枕區,并相繼擴散到一側半球及全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