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4-3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小兒癲癇病俗稱“羊兒風”,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病因復雜的、反復發作的神經系統綜合癥。由陣發的暫時性腦功能紊亂所致。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肌肉抽搐和意識障礙。發作形式有全身性發作和部分性發作兩種。腦電圖對本病有50-60%的診斷等。反復發作對小兒的智力及精神發育有嚴重影響。主要因小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全,大腦皮層受到高熱或劇烈的精神刺激,產生過度興奮所致。以高熱誘發者最為多見。驚厥時絕大多數小兒不省人事、兩眼緊閉或半開,眼球上翻、牙關緊閉、口角抽動、頭向后仰,四肢反復屈伸,同時因胸、腹肌強直,呼吸停頓,故全身缺氧,口唇青紫,身體強直,持續十幾秒鐘到1-2分鐘,但也有極少數小兒癥狀較輕,意識尚清楚。
引起癲癇病的因素:腦病疾病患者。
① 先天性或發育性疾。耗X發育畸形(小頭畸形、腦穿通畸形、小腦回畸形)、腦積水、神經皮膚綜合征(結節性硬化、腦三叉神經血管瘤)腦性癱瘓等;
② 顱腦損傷:產傷(顱內出血硬腦膜撕裂傷、腦挫裂傷)、急性顱腦損傷(閉合性、開放性)、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腫或積液,外傷后瘢痕形成等;
③ 感染:細菌性腦膜炎、腦膿腫、病毒性腦膜炎或腦炎、結核性腦膜炎或結核瘤霉菌性腦膜炎、破傷風、腦寄生蟲或原蟲病等;
④ 腦瘤:腦膠質瘤、腦膜瘤、腦白 質病等;
⑤ 腦血管。耗X動脈瘤、動靜脈畸形、顱內出血、腦血管栓塞、動靜脈及靜脈竇血栓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腫及高 血壓腦病等;
⑥ 腦變性。耗X黃斑變性、多發性硬化、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
⑦ 中毒性腦。喝魏卧蛞鹉X水腫及顱內壓增高。中毒。藥物中毒,如酚噻嗪類、皮質類固醇抗組織胺藥、柳酸制劑、停藥綜合征(即突然停用抗驚厥藥);食物中毒、一氧化碳( CD )中毒、有機磷中毒、重金屬中毒(汞、鉛、砷)等。缺氧。休克、窒息、嚴重貧血、急性大出血、心肺疾患等。內分泌及代謝障礙。蛋 白質、糖、脂肪代謝異常;水、鹽代謝障礙(水中毒、堿中毒、尿崩癥、高滲性脫水);低血鈣、低血鎂;維生素乏癥(維生素 B6 依賴癥、維生素 B12 、葉酸缺乏等)肝性腦病;腎功能不全;核黃疸等等。
以前,癲癇病治療依靠藥物,技術落后,人們對癲癇病研究、了解很少,所以,很多人得不到很好治療,癲癇發作得不到控制。但 80 年代以后,科學發展很快,很多新藥不斷問世,水平不斷提高,癲癇的治療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事實證明,采用高頻電腦割治手術大多數患者完全可以康復。小兒患者和癲癇大發作治愈率高。這一結果遠比人們估計的樂觀,早期正規治療是決定治療效果的主要因素。
我國目前很多人錯誤地認為癲癇不能治愈,是“ 不治之癥 ”,“ 會變傻、癡呆 ” 。這是因為我國很多地方癲癇治療的現狀遠遠不如人意所造成的。長期以來,我國醫學院校大學教學要求對“ 癲癇 ”的內容只是“ 了解 ”,相當多的醫生,特別是非?漆t生,對現代癲癇治療基本知識不了解,治療上缺乏系統性和正規性,使大部分本來可以治愈的病人,失去良好機會;癲癇反復發作,使本來能夠治愈的病人,喪失了信心,認為治愈的希望渺茫,自己不科學停藥用藥,使癲癇病情進一步加重.
![]() 小兒癲癇病表現在 |
![]() 兒童癲癇病與成人癲癇病的區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