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4-3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小兒癲癇病是癲癇病中一種常見的疾病,但引發其發作的原因是什么呢?很多人都不是太了解,那就讓我們來為你介紹一下吧:
小兒驚厥
驚厥是小兒時期常見的急癥,表現為突然發作的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強直性和陣攣性抽搐。多數伴有意識障礙。小兒驚厥發病率為成人的10倍,尤以嬰幼兒多見。
[病因] 小兒驚厥的原因可分為兩類:按感染的有無,分為感染性(熱性驚厥)及非感染性(無熱驚厥)。按病變累及的部位分為顱內與顱外兩類。
(一)感染性驚厥(熱性驚厥)
1.顱內疾病 病毒感染如病毒性腦炎、乙型腦炎。細菌感染如化膿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腦膿腫、靜脈竇血栓形成。霉菌感染如新型隱球菌腦膜炎等。寄生蟲感染如腦囊蟲病、腦型瘧疾、腦型血吸蟲病、腦型肺吸蟲病、弓形蟲病。
2.顱外疾病 高熱驚厥、中毒性腦病(重癥肺炎、百日咳、中毒性痢疾、敗血癥為原發病),破傷風等。
(二)非感染性驚厥(無熱驚厥)
1.顱內疾病 顱腦損傷如產傷、腦外傷、新生兒窒息、顱內出血。腦發育異常如先天性腦積水、腦血管畸形、頭大(小)畸形、腦性癱瘓及神經皮膚綜合征。顱內占位性疾病如腦腫瘤、腦囊腫。癲癇綜合征如大發作、嬰兒痙攣癥。腦退行性病變如脫髓鞘性腦病、腦黃斑變性。
2.顱外疾病 代謝性疾病如低血鈣、低血糖、低血鎂,低血鈉、高血鈉、維生素B1或B6缺乏癥等。遺傳代謝性病如糖原累積病、半乳糖血癥、苯丙酮尿癥、肝豆狀核變性、粘多糖病。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腦病、尿毒癥、心律紊亂、嚴重貧血、食物或藥物及農藥中毒等。
[發病機理]
(一)解剖及生理因素
嬰幼兒易發生驚厥是因大腦發育尚未成熟,皮層神經細胞分化不全,因而皮層的分析鑒別及抑制功能較弱,其次神經元的樹突發育不全,軸突髓鞘未完全形成,興奮性沖動易于泛化而產生驚厥,當各種刺激因素作用于神經系統時,使神經細胞過度興奮而發生過度的反復放電活動。這種電活動可為局限性或全身性,臨床即表現為局限性或全身性抽搐。
(二)生化因素
1.血中鈣離子正常濃度可維持神經肌肉興奮性,當濃度降低或細胞內鈣離子超載時,使神經與肌膜對鈉離子通透性增高,容易發生除極化,導致驚厥發作。
2,丁氨基丁酸(GABA)是神經抑制性介質,當維生素B6缺乏時妨礙GABA的合成,腦內GABA濃度降低后發生驚厥。
3.腦神經細胞能量代謝障礙,可引起神經元功能紊亂,當缺氧時可產生大量自由基,作用神經細胞膜磷脂不飽合脂肪酸,產生過氧化脂質,使神經細胞破壞變性,通透性增高產生癲癇樣放電。過氧化脂質又能抑制突觸膜鈉、鉀ATP酶,使之失活引起突觸膜除極化致驚厥發作。低血糖最常引起神經元能量代謝障礙。
4.細胞內外鈉離子的相對濃度可影響大腦的功能與驚厥閾值。血清鈉降低時,水由細胞外進入細胞內,使神經細胞水腫,顱內壓增高,重者可致驚厥。血清鈉增高時,鈉的濃度與神經肌肉應激性成正比,超過一定濃度易致驚厥。此外高熱使中樞神經過度興奮,對內外環境刺激的應激性增高,或者使神經元代謝率增高,氧及葡萄糖消耗增多而含量降低,使神經元功能紊亂,而引起驚厥。
[臨床表現]
(一)驚厥
典型表現為突然起病、意識喪失、頭向后仰、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視、口吐白沫、牙關緊閉、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陣攣或強直性抽搐,嚴重者可出現頸項強直、角弓反張,呼吸不整、青紫或大小便失禁。驚厥持續時間數秒至數分或更長。繼而轉入嗜睡或昏迷狀態。如抽搐部位局限且恒定,常有定位意義。新生兒驚廒常表現為無定型多變的各種各、樣的異常動作,如呼吸暫停、不規則,兩眼凝視、陣發性蒼白或紫紺。嬰幼兒驚厥有時僅表現口角、眼角抽動,一側肢體抽動或雙側肢體交替抽動。
(二)驚厥持續狀態
指驚厥持續30分鐘以上,或兩次發作間歇期意識不能完全恢復者。為驚厥的危重型。由于驚厥時間過長可引起高熱、缺氧性腦損害、腦水腫甚至腦疝。
(三)高熱驚厥
常見于6個月至4歲小兒,驚厥多在發熱早期發生,持續時間短暫,在一次發熱疾病中很少連續發作多次,常在發熱12小時內發生,發作后意識恢復快,無神經系統陽性體征,熱退一周后腦電圖恢復正常,屬單純性高熱驚厥,預后良好。復雜性高熱驚厥發病年齡不定,常在6個月以前或6歲以后發生,起初為高熱驚厥,發作數次后低熱甚至無熱時也發生驚厥,有時反復發作多次,一次驚厥時間較長,超過15分鐘,腦電圖檢查在驚厥發作2周后仍為異常,預后較差。轉變為癲癇的可能性為15%~30%。
[診斷]
小兒驚厥應著重尋找原因。必須詳細采集病史,仔細檢查,包括神經系統檢查,結合必要的實驗室及輔助檢查綜合分析。
(一)年齡
不同年齡發生驚厥原因不同。
1.新生兒 以顱腦損傷(產傷)、窒息、顱內出血、核黃疸、腦發育畸形、代謝紊亂、破傷風、化膿性腦膜炎多見。
2,嬰幼兒 以高熱驚厥、低鈣血癥、顱內感染、嬰兒痙攣癥多見。
3.學齡前兒童及學齡兒童 以顱內感染、中毒性腦病、癲癇、腦寄生蟲病、高血壓腦病、中毒及腦腫瘤多見。
(二)季節
冬春季節以流腦、手足搐搦癥、高熱驚厥多見,夏秋季節以病毒性腦炎、中毒性痢疾多見。
體格檢查時應注意驚厥發作時抽搐的狀態(全身或局部)。驚厥停止后注意神志、瞳孔大小、面色、呼吸、脈搏、肌張力、癱瘓及病理反射。嬰幼兒應注意查前囟門、顱縫、外耳道分泌物以及乳突壓痛,必要時檢查眼底。
[實驗室及輔助檢查]
血、尿、便常規,血白細胞增高提示細菌感染。夏季高熱驚厥、中毒癥狀重者應用冷鹽水灌腸取大便檢查。根據需要做血糖、血鈣、血鎂、血鈉、尿素氮及肌酐等檢查。疑有顱內感染時應做腦脊液檢查。頭顱X光平片、腦血管造影、氣腦造影等可協助診斷腦腫瘤及腦血管疾病,必要時做頭顱CT。腦電圖有助于癲癇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