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4-3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小兒癲癇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一種病。前不久浦東新區楊園中心小學的一名女生還因為小兒癲癇的搶救不及時而離開了這個世界。很多家長在知道自己的孩子患有小兒癲癇后便悲傷不已,四處求醫。但是家長應該了解:小兒癲癇不需要治療。
小兒癲癇患者中,良性的不在少數。在小兒發育的過程中,腦電波有異常放電導致癲癇發作,但隨著小兒神經系統的完善,成年后就自然消失了,這樣的癲癇稱為“小兒良性癲癇”。小兒癲癇急于求成的治療很有可能給小兒的正常發育帶來威脅。因此家長萬萬不可因為得知孩子患有小兒癲癇就急于求醫,嘗試各種自稱有效的藥物。如果您找到的是一個有經驗的好醫生,那您的付出是有意義的,但是如果盲目治療,那結果只會適得其反。畢竟小兒癲癇發作的癥狀多種多樣,診斷時主觀性很強。診斷的類型稍有差錯,用錯藥物,就有可能加重病情。
但是小兒癲癇不需要治療并不意味著無須治療。我們這樣說的目的只是希望家長能用一顆對待小病小癥狀的平常心來看待小兒癲癇。切勿因為得知孩子患有小兒癲癇而焦慮不安,心情煩悶,繼而內分泌失調,導致工作和生活不能良好發展,甚至因為內分泌失調引發自身潛在的疾病。這就得不償失了。
小兒癲癇不需要治療并不意味著無須治療。就好比傷風感冒,患者不必住院進行大規模類治療,但也不能不進行藥物治療或生活飲食調理。畢竟,小孩處于發育期,正是學習的黃金時期,反復的腦部異常放電,會造成神經細胞損傷、凋亡,導致腦功能發育障礙,孩子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情緒容易激動,智力下降,社交能力減低等,所以適當的治療還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如果家長把它當成難治性癲癇來對付,甚至還主動要求專家給孩子動手術,這就毫無必要了。
那么什么情況下的小兒癲癇才需要家長相當重視起來呢:
1、經常性嘔吐:如孩子在某時突然想吐,嘔吐一兩分鐘以后就好了,然后又繼續進行未完成的活動。這種情況容易與消化系統疾病混淆。如果此類情況經常發生,建議家長及時將其送入醫院進行檢查。
2、經常性失神發作:有的患兒可能突然失神,或停止原來的活動,雙目直視,呼之不應。這些可能會被認為不認真或頑皮的表現。如果此類情況經常發生,建議家長及時將其送入醫院進行檢查。
3、經常性失張力發作:指孩子總是跌倒且是突發性的,它是由于肌肉張力突然消失而引起的跌倒。如果此類情況經常發生,建議家長及時將其送入醫院進行檢查。
4、經常性閱讀性發作、經常性反射性發作:這類發作具有特殊性,它們的發作可能有某種特殊情景。比如有的孩子在只看書的時候沒有任何異常,但一朗讀,嘴角就開始抽搐,繼續進行朗讀則抽搐加劇。如果此類情況經常發生,建議家長及時將其送入醫院進行檢查。
5、經常性進餐性癲癇小發作:這種癲癇癥狀多由味覺、嗅覺受刺激或咀嚼動作等誘發,發作數秒鐘一閃而過,主要表現為吃飯時經常把碗筷等摔碎,常被誤認為是粗心失手而招罵挨訓。如果此類情況經常發生,建議家長及時將其送入醫院進行檢查。
6、經常性哭笑無常:主要表現為沒有原因,就突然咯咯地笑起來,笑一陣子后突然停止,好像什么事兒也沒發生過。如果此類情況經常發生,建議家長及時將其送入醫院進行檢查。
小兒癲癇不需要治療,家長要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小兒癲癇。在不能確定是不是“良性小兒癲癇時”切勿亂投醫濫吃藥!如果孩子是“良性小兒癲癇”,家長可在生活習慣飲食調理上做到癲癇的治療。如果孩子經臨床觀察患有較嚴重的小兒癲癇癥狀,專家建議家長應及時就診進行專業的小兒癲癇治療,切記在選擇主治醫生時一定要找經驗豐富的專業醫生!另外,家長也必驚慌,只要擁有樂觀的心態,通過耐心的治療,小兒癲癇就一定可以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