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10-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癲癇病治療藥物方法是首選,認識這一點至關重要。目前,在治療癲癇病上很多患者不知道如何選擇正確的療法,對此,專家為您做詳細的解答,幫您解決煩惱。
專家表示:首先,針對不同的癲癇病類型,為患者個體合理選擇治療方法和具體方案。抗癲癇治療的目的是盡可能迅速控制癲癇發作,同時應盡量避免和減少抗癲癇藥物、或其他治療方法,給患者帶來的種種毒副作用。因為癲癇的治療往往是長期的,甚至對有些患者而言是終身的。切忌為了臨床上單純地控制發作而導致患者新的、其他嚴重的負面影響。
其次,明確藥物治療是癲癇病治療的基本治療方法。針對一些臨床上藥物難治性癲癇開展的外科手術治療、和神經調控等治療方法,往往都有一定的選擇性,即手術或其他治療方法,都有其特殊的適應證。對于大多數選擇這些治療方法的患者,都需要同時結合藥物治療,因此藥物治療是最基本的治療。
第三,抗癲癇藥物的選擇,不僅取決于患者的疾病情況,而且還要結合患者的個體情況。癲癇診療指南中推薦的藥物選擇主要從控制疾病的角度給我們提供了具有循證醫學證據的藥物選擇方法,但在具體臨床應用中還必須針對患者的個體差異而定。這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齡、性別、生理狀況(如原發基礎疾病、合并癥狀等)、心理和精神狀況、社會特征(如職業狀況、妊娠和生育計劃等)以及經濟狀況等。抗癲癇藥物的使用往往是長期的,藥物除了發揮正性控制發作作用外,可能還會給患者帶來其他一些負性的作用。對于不同個體而言這些負性作用也可能各不相同,其嚴重程度也可能有較大差異。另外,在癲癇的藥物治療中,抗癲癇藥物還可能與患者同時服用的其他藥物相互作用,其結果會不同程度地降低或強化其他藥物的作用或體內的代謝。
除此之外,癲癇患者應減少誘發因素的發生。癲癇患者出現臨床發作的具體機制,目前盡管仍不十分清楚,但其中至少存在有抑制發作和誘導發作兩方面的因素。這兩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可能最終決定了患者發作狀況的預后。藥物或其他治療方法,主要是通過強化抑制因素來達到控制臨床發作的目的。對于誘導因素而言,除了患者自身的疾病因素之外,還存在其他一些外界的誘發或促發因素(如熬夜、飲酒、藥物及光刺激等其他外源性刺激因素),即癲癇發作的誘導因素包括內因和外因。抗癲癇藥物或其他治療方法,可能主要對誘導因素中的內因產生影響,而相對于一些外因則要強調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通過上述對癲癇病治療藥物方法是首選的解釋,應該您有所了解了吧。如果您還有其他的疑問請和我們的專家留言,他們將為你做詳細專業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