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10-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癲癇病患者需要知道的一些用藥原則,一定不能忽視,一定要用對藥用好藥,遵循以下用藥原則:
1、根據發作類型選藥。
癲癇病的發作類型不同選擇的藥物也不一樣
①失神發作。也叫小發作。表現為突然言語中斷、失神,當時活動停止,呼之不應,雙眼瞪視,約5~30秒鐘后清醒繼續原來的活動,對發作情況不能記憶。
②單純部分性發作。表現為身體某一局部重復抽動或由口角開始抽搐向面部擴展,最后擴展到一側肢體抽搐,可以伴有不醒人事,也可表現為肢體一部分或半身發作性麻木、刺痛感覺。
③全面性強直痙攣性發作,也叫大發作。發作時突然大叫一聲,不醒人事,全身抽搐,雙眼上翻,口吐白沫,面色青紫,尿褲子,約3~5分鐘抽搐自然停止。如果行各種檢查都查不出原因,屬于原發性癲癇。
④復雜部分性發作,也叫精神運動性發作,過去稱“顳葉癲癇”。以精神癥狀或不同正常人的異常行為為主,有的人常被誤認為精神病而送到精神病院。 其主要表現為:情緒異常、視物變形、機械地重復某種動作,如咀嚼、搓手、吸吮,甚至可以出現游走、左跑、乘車、上船傷人等癥狀,癥狀發作時,對語言不起反應,對環境接觸不良,發作后不能回憶。
2、長期用藥。
一旦找到可以完全控制發作的藥物和劑量,就應毫不間斷地服用,定時服用,一次也不能忘記吃藥,不要認為幾個月不犯病病就好了,自行停藥會導致更嚴重的發作。大發作病人必須堅持3~5年不犯病,才能在醫生指導逐漸減量,遞減過程需1~2年。全程必須無復發。有復發則從頭開始用藥。小發作完全控制發作后,堅 持用藥1~2年無復發則可逐漸減量至停藥,這個過程約需3~6個月。如果癲癇不發作,但腦電圖有異常的人也不能停藥,待腦電圖正常時再考慮減量至停藥。
3、用藥要有規則
如果癲癇發作無規律,應將一日的藥量分三次為好;如果僅僅是在夜間或晨起時發作,可僅在睡前服一次藥;如果女性僅在月經期有癲癇發作,應在每次月經來潮前5~7天開始增加服藥劑量,月經過后即可減回原來的小劑量維持;遇到感染發燒時可誘發癲癇發作,也應短期增加抗癲癇藥劑量。苯妥英鈉片一般飯后服用。理想的藥物劑量是既能完全控制發作又不產生毒副反應的最小劑量,所以一般自小劑量開始,如不能控制再 逐漸增加劑量,找到有效劑量后就要每天定時定量服藥,這樣才能保證藥物血濃度處于穩定有效濃度水平,使癲癇不發作。
4、不強求完全控制發作。
約15%癲癇病為難治性癲癇,即很難控制其發作。過度增加藥物劑量及藥物品種將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得不償失。所以用適當劑量的藥物后能使癲癇發作次數減少,程度減輕,對生活、學習、工作影響不大就可以了,不要強求完全控制發作。
5、單一藥物治療原則。
研究發現兩種以上藥物合用因藥物間相互作用,并不能提高甚至可能降低療效,故多主張單用一種藥物 治療。如因某一種藥物無效或因出現了嚴重的副作用需更換另一種藥物時,不可突然停用前一種藥物,應新舊二種藥物同時服用1周,逐漸停掉第一種藥,過渡到第 二種藥。如病人同時患有兩種類型的癲癇,可以用針對每種發作的兩種以上的藥物,以不超過3種為宜。
以上是癲癇病患者用藥需要遵循的原則,根據以上原則癲癇病患者一定能夠盡快康復,選藥,服藥的過程都需要癲癇病患者作出努力,祝癲癇病患者有個良好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