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10-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心理治療癲癇的意義有哪些?專家指出,人們對癲癇治療的認識大多停留在藥物的應用上,認為只要控制發作便可逐漸達到治愈的目的。實際上,癲癇患者的心理問題同樣不容忽視,如患者的一些心理問題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可能會直接影響到疾病的治療效果。
心理治療又稱精神療法,是指醫生或家長通過引導和勸慰,精神干預及行為修飾,使癲癇患者恢復對環境的正常適應性。專家指出,一般說來,對癲癇患者的心理治療應當從自身、家庭、社會三方面著手:
1、患者自身方面
教育已經懂事的患者正視現實,要有勇氣戰勝恐懼,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優勢,使生活更美好。在適當的時機,醫生或家屬應與患者共同討論癲癇,使他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消除誤解。
2、家庭方面
癲癇是需要長期治療的,每個癲癇患者的家庭都賦有特殊的歷史使命。親屬尤其是父母對患者的關心、愛護和心靈的溝通是最最重要的,它給患者以戰勝疾病的勇氣和動力。
家庭護理時的一些注意事項:
(1)對患者病情永久保密是有害的,家長應根據患者年齡、理解力告訴他疾病的有關知識,同時讓患者懂得吃藥是自己的義務和責任,了解不規律服藥的危害性,使患者養成習慣,自己管理自己。
(2)培養患者高度自尊及獨立的意識和個性,鼓勵患者參加各項有益活動,做其能做到的事情,增強自我意識,克服羞怯、無能感的心理狀況。一般來說,拋棄“過分保護”的觀念,避免強調發作的復發性對于減輕患者的心理障礙有一定幫助。
(3)盡量安排患者在普通學校就讀 家長要親自與學校聯系,讓老師了解患者的發病及治療情況,取得老師和同學的同情、理解、關心和照顧;同時,使患者在集體生活中認識自我,增強社交適應能力。
3、社會方面
醫生應具有深刻的同情心,通過深入的交談,幫助患者及家長接受患病事實,建立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及同疾病斗爭的勇氣和信心。應讓患者知道,他的癲癇發作是可能消除的,或因為藥物治療的良好效果,或因為自然病程的結束。所以,應讓患者明白,他的社會接受程度有賴于他在社會環境中形成的良好關系以及他作為社會一員的責任感。
學校是患者學習的重要場所。老師、同學的舉止和態度有時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患者的一生。熱情支持與安慰。實際上,大多數癲癇患者可以參加正常的學習和活動。作為老師,應經常與家長聯系,交流和商談患者的學習、生活等情況安排,必要時與醫生取得聯系,并用雙倍的耐心和愛心去關注患者。
心理治療癲癇的意義有哪些?對于癲癇患者來說,他人的態度很可能導致其心理障礙的產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排解內心的不良情緒,避免心理負擔過重。必要時可咨詢心理醫生,以免因心理問題導致病情的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