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05-19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中醫有夏治三伏,冬治三九的治療方法,稱之為冬病夏治、夏病冬治,而患者在冬季,正是使用食療方法的好時機,但食療并不是拿來就能人人用的那么方便,在食療使用中,有五項原則要遵循。
中醫認為,冬季飲食應該以“溫補”為原則。正所謂“虛者補之,寒者溫之”。冬令溫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不但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于體內,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
減辛、增酸、潤肺
冬季飲食還是應貫徹“少辛多酸”的原則,因為酸味收斂補肺,辛味發散瀉肺。冬季宜藏不宜散。所以,要盡可能少食蔥、姜、蒜、韭菜及辣椒等辛味之品,適當多吃一些酸味甘潤的果蔬,如梨、檸檬、蘋果、葡萄、石榴、山楂、甘蔗、梅子等;在食物上宜多選甘寒滋潤之品,如藕、白蘿卜、冬瓜、鴨肉、豬肺、鰱魚、干貝等。
此外,中醫認為,酸入肝。在日常飲食中,可以適當進食一些酸味食品,如山楂、橘子、葡萄等。同時,減辛增酸防疾病,初冬時節是心血管病的高發期,這個時候要多吃清潤甘酸的食物,不宜多吃麻辣類的火鍋。比如飲食中適當多吃些醋,能軟化血管、預防心血管病的發生。
但是,如果咳嗽有痰,或有腹瀉及排尿不暢等,就不宜食用酸味食品或藥物,因為酸味有收斂、凝滯作用,不利于病邪的排出。此外,血糖較高,或有消化性潰瘍、胃酸過多的患者,也不適宜多食酸。
早晚喝湯去燥
立冬之后應多喝湯。冬天人的身體總處于缺水狀態,喝湯不僅營養、容易吸收,而且能起到一定的補水作用。如沒力氣、打不起精神,最好喝點雞湯、排骨湯;頭暈花、臉色黃、月經多,最好喝點當歸生姜牛肉湯。
特別值得推薦的是,膏方是一種能在腸中緩慢吸收的長效補藥,特別適合亞健康的人冬天進補。而需要使用膏方進補的人應該到正規的醫院,請醫生幫你分辨體質,然后選擇適合的處方,最好不要自行配置。
飲食要適量、搭配要適當
其一,飲食要適量,不能暴飲暴食。冬天傳統節假日多、親戚朋友聚會多、火鍋吃得多。為了御寒,人們也習慣在這時喝上幾口酒。而且在傳統養生觀念里,冬天是進補的好時機,所以很容易吃東西過量。
喜慶宴筵時更要注意,一般以七八分飽為宜。冬季進補御寒,調整飲食的同時,應進行耐寒力鍛煉,從而增強適應能力。如果忽略了人體本身的生理耐寒力,而一味依賴食物御寒,過多地食用高熱能、高脂肪的食物和酒類等,可造成和加重心血管病。
因此,冬天應堅持適當的體育運動,如太極拳、散步、打球等,這樣可促進新陳代謝,加快全身血液循環,增強胃腸道對營養的消化吸收,真正達到食而受益的目的。
其二,食物搭配要適當。注意主食粗細搭配,菜肴葷素搭配,蔬菜水果的各種色彩搭配。食物搭配越齊全,它們所含的營養成分就越齊全。
飲水要充分
人體的任何一個細胞都不能缺乏水分,成年人身體的60%~65%是水分,肝、大腦、皮膚含70%的水,骨骼含水45%,血液含水80%。如果男士們想要保持健美的肌肉,就必須飲用足夠量的水,因為肌肉中的水要比脂肪中的水多3倍。
我們提倡每天八杯水,運動量大時對水的需求量更大。早晨起床、上午10點、下午3點、睡前這四個時候是一天中四個最佳的飲水時間。還有一點,要主動喝水,即不渴時主動喝,別等到口渴才喝。喝水以白開水為宜,要記住任何飲料都不能代替水的補充。
盡量不吸煙、少飲酒
煙是人類健康的可怕殺手,不但給吸煙者帶來傷害,對被動吸煙者的危害更大。為了大家的健康,請盡量戒煙。即使是吸煙,也一定不要在公共場所吞云吐霧。
另外,盡量少飲酒,尤其不飲烈性酒。要知道酒類并不能增強人體的御寒能力。過量飲酒對身體的傷害我們已經談了很多,大家都得牢記,少量飲酒才是健康的飲食習慣。
冬季選擇食療為輔助治療的牛皮癬患者,一定要遵循以上五項原則,在這里還要老生常談,輔助治療不能替代主要治療,還應以醫生系統正規的治療為主,食療方的選擇應選擇于主要治療不沖突的方劑,時間上也應錯開1-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