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老年人再婚在我國已逐漸增多。我們常常可以聽到或看到一些孤獨老人找到了合意的老伴,重新過上了舒心的家庭生活的事例。但是,老人再婚,在社會上還存在不少障礙,傳統習俗對老年人再婚持否定態度,即很多現代的年青人,對自己年老的父親或母親再婚,感情上也轉不過彎來。有的認為獨身老人不愁吃不愁穿,為什么還要結婚呢?難道還那么迷戀性生活嗎?人們往往忽略,老年人的再婚不僅是生理上的需要,也是心理上的需求。
再婚老人幾種常見心理
老年喪偶者,很想再找伴侶,他們認為子女各自已建立了小家庭,難以照顧自己的生活。雖然,子女多的能夠體貼和尊重他們,但兩代人在情感、需求和行為方式上都有一定的差別。子女的情感、行為以及多么周到的照顧均不可能替代老夫老妻之間那種時有的情感和行為。喪偶的老年人有很多難言的苦衷,哪怕是一般的生活瑣事,也有不便讓子女去做之處,何況性愛及情愛的伴戀就更不用說了。
對于中青年守寡至老年的婦女,由于年輕時考慮子女尚小,其成長和教育等問題促使她們沒有再嫁人。待辛辛苦苦把孩子撫養長大成家后,孩子們忙于經營自己的小家庭,對其母不加關心、照顧而要求再嫁。
有的老年人則是由于受子女虐待岐視渴望再婚。他們無法忍受子女對其冷淡、岐視、甚至仇視的生活,他們為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渴望尋找到新的伴侶, 另找家庭溫暖。
還有少數的獨身老人是因為中青年期離婚后,由于當時要撫養教育子女,經濟負擔或其它原因,當時沒有再婚,現在年歲大了,精神上沒有寄托,生活上需要照顧,希望再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