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先生最近去醫院向醫生訴說自己近一段時間感到腹部隱隱作痛,有時胃不舒服。說是多大的病痛吧,不至于影響工作和生活;說無大礙吧,又總是不舒服。消化科的熊枝繁教授告訴他,他患了腸胃功能紊亂。
這種病一般四五十歲的人好發。他們既沒有年輕人那么強壯,又不像孩子和老人那樣備受呵護,在單位和家里都是頂梁柱,自認為這點病扛得住。加上飲食不節制、吸煙、飲酒、喝濃茶或咖啡,在麻將桌上長坐和熬夜,就很容易引發腸胃功能紊亂和胃部炎癥,有的人還伴有腹瀉和精神不振等癥狀。
雖然輕度的腸胃不適并不影響工作和生活,只要調整飲食,注意休息,一般3~5天即可自愈,但是熊教授告誡說,切不可忽視胃腸系統疾病,以免釀成大病。特別是癥狀較重、持續時間較長者,更應盡快到醫院作胃鏡及x線鋇餐檢查,以排除潰瘍或其他重大疾病,千萬不可隨便自行用藥。
通常輕度腸胃不適者在消化科醫生指導下進行正規治療,1周內即可康復。長期慢性胃部不適,如不及時治療,會導致胃潰瘍或胃出血。通常飯后胃部疼痛,可能由胃潰瘍引起。而飯前胃部疼痛,則可能是十二指腸球部潰瘍作怪。夜間劇烈疼痛,可能是胃大出血、穿孔或幽門梗阻。大約有1%的胃潰瘍患者可以產生癌變,特別是長期慢性發作,年齡在40歲以上的中年男性和久治不愈者更要警惕。
熊教授指出,注意以下幾點可減少腸胃不適:①生活要有規律,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和緊張。②避免攝食辛辣、過咸食物及飲濃茶、咖啡。③戒除煙酒。5講究飲食衛生,少吃零食和生冷、過熱、過硬、難以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