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7-04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吸煙與痛經
研究表明,與非吸煙者相比,每天吸10~30支卷煙的婦女患痛經的危險率是前者的2倍。吸煙史長達10至20年的婦女則幾乎是不吸煙者患痛經危險率的3倍,其發生原因,是由于吸煙可使血管收縮,而使血管變窄,并且減慢血液流動。據專家分析,這或許可以部分解釋痛經的發生原因,即吸煙也使子宮內膜血液流動減少,而發生痛性痙攣。
吸煙促使絕經提前
據《美國醫學論壇報》1994年8月11日報道,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某些吸煙婦女在40歲以前絕經會增加2至3倍。研究者在該年于芝加哥召開的婦科研究學會的年會上報告了這一結果。在17歲前即開始吸煙或每日吸一包煙達20年者,面臨著這種危險。研究者們選擇了344名在47歲前自然絕經的婦女,同時以344名年齡配對仍在行經或在47歲后絕經的婦女為對照。結果表明,和不吸煙的對照者相比,曾經在某一階段吸煙的婦女在45歲至54歲絕經者增加43%。研究者指出,有意義的是,在任何年齡,吸煙是使卵巢衰竭的危險因素。并非在40歲時吸煙才與卵巢衰竭有關,即使在25歲至30歲年齡段,吸煙也是個危險因素。為什么吸煙可使絕經提前?研究人員的理論是,煙塵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對卵泡有毒,導致卵泡提前消失。有的認為由于雌性激素缺乏所致。絕經提前約1~3年。
女性吸煙使骨質脆弱
吸煙婦女在老年時骨質更脆弱,更易發生骨折。吸煙者骨重量指數比不吸煙者平均低5%~10%。每隔10年進行一次骨密度測定,吸煙者比不吸煙者,腰椎骨密度低2%,股骨頸低2%,股骨干低1.4%。研究顯示,骨密度每降低10%,骨強度則降低30%,只要10年內骨密度降低10%,那么引起股骨頸骨折的發生率增加44%。美國推算,每年約25萬人因骨質疏松引起股骨頸骨折而住院,女性為男性的6-8倍。每年死亡人數約有5萬,這個數字同乳腺癌的死亡數字相等。據俄羅斯新聞網報道,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們日前宣稱,被動吸煙會使更年期婦女患骨質疏松癥的幾率增加1-2倍。統計顯示,在英國有三分之一的女性都患有骨質疏松癥,而男性中的比例則是十二分之一。這種疾病每年可導致20萬起骨折現象。研究人員指出,由于骨質疏松癥在發病初期表現的并不明顯,因此大多數患者只是在出現骨折現象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病。
吸煙女性會引起尿失禁
據《醫學周訊》1992年12月4日報道,一項新的研究揭示,吸煙婦女有發生尿失禁的危險。與從來不吸煙的婦女相比,吸煙婦女尿失禁的危險增加1.5倍,而原來吸煙,現在不吸煙者尿失禁的危險增加1.2倍。研究人員觀察了322位患尿失禁的中年婦女和284名年齡相同而無尿失禁的婦女。與無尿失禁的婦女相比,患尿失禁的婦女多數為吸煙者或原先吸煙者。吸煙越多,越易發生尿失禁。吸煙者和原先吸煙者加在一起,其總的膀胱控制出問題的危險為28%。
咳嗽可能是吸煙者發生尿失禁的重要原因?人試乐氐揭欢ǔ潭染蜁鹂刂颇蛄鞯募∪獾奈锢硇該p傷。附加的損傷可能是尼古丁本身。動物實驗已證明它可引起膀胱的問題,即使控制尿流的肌肉受到其毒素影響而致損傷。當然,衰老和生育會使支持膀胱的結構如骨盆底變弱和下垂,導致尿失禁。
吸煙并服避孕藥的女性易患心臟病
婦女吸煙又服避孕藥可明顯增加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的危險。據《中國醫學論壇報》報道,美國最近開展這項研究,對5779名18~44歲的婦女進行普查,發現7.4%的婦女既吸煙又服避孕藥,其中1.1%每日吸煙超過20支。經過研究分析,表明吸煙并服用避孕藥的婦女比一般人群急性心梗發生率高20%,而她們的人數卻僅占35~40歲婦女人數的2%以下。
美國波士頓大學和賓西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二千多名婦女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那些每天吸煙25支以上并同時使用口服避孕藥物的婦女受害最大,她們比不吸煙婦女患心梗的可能性大23倍。研究說,吸煙和避孕藥物使血液凝塊的可能性加大。
日本研究報道,吸煙同時口服避孕藥的心肌梗塞死亡率比不吸煙者的心肌梗塞死亡率高達11.7倍,年齡越大,吸煙時間越長,其死亡率越高。所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在口服避孕藥物說明書上注明不要吸煙。
吸煙和婦科腫瘤的關系
北京醫科大學婦產科錢和年教授《吸煙和婦科腫瘤的關系》的報告指出,我國目前是世界上少有的無吸毒國家,但吸煙問題相當嚴重。發現宮頸癌與卵巢癌在吸煙婦女中較不吸煙者的相對危險度高,前者為4.4,后者為2.8。家庭中有吸煙者,在宮頸癌組與對照組比較,被動吸煙者比無被動吸煙者相對危險度高2.5倍。文獻報道,尼古丁及其代謝產物可替寧(cotinina)在吸煙患者的血清、尿及陰道分泌物中,均較不吸煙者高;試驗還證明,可替寧在被動吸煙者血清中也升高。
乳腺癌:
丹麥醫師對3240名接受乳腺X線檢查的婦女調查發現,吸煙20年以上婦女患乳腺癌危險增加30%,吸煙30年以上者這一危險增加60%;吸煙者癌癥發病比不吸煙者早8年。美國癌癥研究中心認為,近年來婦女乳腺癌發病率增高,同吸煙這個環境因素有很大關系。該國學者認為,大多數患乳腺癌婦女的第一病因便是吸煙。他們對60多萬名原先沒有患癌癥的婦女進行的6年跟蹤調查表明,吸煙婦女死于乳腺癌的比率,比不吸煙婦女高25%,而且吸煙越多,吸煙時間越長,婦女死于乳腺癌的危險越大。
宮頸癌:
挪威近來發表的一次調查報告表明,吸煙婦女比不吸煙者患子宮頸癌或惡性腫瘤的機會高出50%。這項調查持續了9年,有6000多婦女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吸煙婦女患癌的機會較多,尤其是每日吸煙15支或更多及煙齡達10年以上者,比不吸煙的婦女患子宮頸癌的機會高80%以上。而長期積累于子宮頸細胞的煙堿,是導致癌變的主要因素。報告還發現,每日吸煙不少于3小時的婦女,患子宮頸癌的機會也大。如婦女的丈夫或男友是一位煙民,每日跟他一起生活的女性,患子宮頸癌的機會比配偶不吸煙的婦女發病機會高40%。
英國醫學家指出,性生活頻繁和吸煙的婦女比不吸煙婦女患宮頸癌和死于宮頸癌的可能性大一倍。他們還指出,吸煙者的子宮中缺少朗格罕氏細胞(Langerhans' cells),而在人體受到某種病毒或化學產品威脅時,這種細胞可增強其免疫系統的功能。如吸煙越多,這種細胞就越少,吸煙婦女比不吸煙婦女少1/3。他們認為,hpv病毒是子宮頸癌的主要誘因,當受到hpv病毒感染時,郎格罕氏細胞缺少使免疫功能降低而致癌。
專家們在試驗中發現,無論是吸煙婦女還是不吸煙的婦女,其子宮粘膜上都凝集著大量的尼古丁的代謝產物可替寧,這種現象說明,在充滿煙霧的環境中工作,不吸煙的婦女同樣受其害。美國早在1984年做過調查,吸煙婦女患子宮頸癌的危險性比不吸煙婦女增加3.4倍;又發現,每天被動吸煙3小時(或更多)的婦女,患子宮頸癌的危險性比不在吸煙環境中生活的婦女約增加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