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盡管連續多天高溫天氣,可家住廣西桂林市三多路的退休工人莫雪蓉還是不愿意開著空調睡覺。她說:“我的風濕病雖然夏季不發作,但還是要注意調養。”
廣西中醫學院老年病研究專家、博士后范冠杰說:“臨床研究表明,某些冬季發作或特別嚴重的疾病,常常是因為夏季沒有能夠很好地調養,致病因素潛藏在體內,一旦到了冬季天氣寒冷時便容易發作。盛夏時節更應注意防止冬季病。”
風濕頭痛怕涼透
南寧市江南區年過七旬的退休工人周江龍,前幾年每到冬天就腿部關節酸痛、肢體麻木,無論是喝牛奶、補鈣片都沒有效果。
南寧金橋醫院的大夫黎躍里經過仔細診斷后,發現周大爺的病根是夏季埋下的:一到夏天,周江龍就喜歡洗冷水澡,身子沒擦干凈就在家里的地板上呼呼大睡。風寒濕氣伏積于經絡之中。不僅冬天容易發作,就是夏季天氣突然變化時也容易復發。
黎躍里說:“頭風病,風濕性、類風濕性、外傷性的關節疼痛及感受風寒、濕氣所致的肢體麻木,往往天氣寒冷時發作,天熱時消失。這一類患者和老年人應該盡量避免圖一時涼快洗冷水、直接對著電風扇或空調冷風睡覺。”
呼吸疾病要防寒
如今市面上各式各樣的空調越來越多,等離子的、負離子的、臭氧發生功能的,但人們或許沒有想到,無論什么樣的空調,我們的呼吸系統都難以長時間承受。
柳州市人民醫院的大夫何冰玲說:“一些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類病人中存在著冬發夏止的情況。這使不少病人在夏季病情趨緩潛伏的時候,不注意調理呼吸系統,造成‘夏病冬發’。”
何冰玲把這種病情概括為“內風寒”。她說,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里,或高溫作業的時候,一歇下來就扎進空調房,這些做法最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紊亂。表面上沒有感冒發燒,但內在組織器官已經受到了損害,在冬季來臨、外界氣溫變化顯著時,就會以哮喘、氣管炎等形式表現出來。
不良習慣隱患大
運動過后狂喝冰凍飲料、正午太陽下狂啃西瓜、待在空調房里不愿開窗換氣……大量“趨寒怕熱”的舉動,同樣會給我們看似強壯的身體埋下冬季病發的禍根。
柳州市工人醫院消化內科的大夫胡華華說:“冬季容易發作的腸炎、結腸炎、腸功能紊亂等,臨床表現為受寒后腹痛腹瀉,這實際上與患者夏天一味貪圖涼快、過度食用瓜果及冷飲冷食、傷了脾胃埋下隱患有密切關系。”
胡華華告訴記者,中醫理論強調“天人合一”,人們在夏季應該少食生冷食品和瓜果,千萬不要因一時貪圖涼快,傷了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