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進入冬季,痛經的病人就會增多,其中尤以未婚姑娘最為突出。
月經是子宮內膜周期性脫落的結果。當人體受到寒冷刺激時,子宮內膜血管會和全身其他部位的血管一樣發生強烈收縮,從而影響子宮內膜的脫落及經血的排出。在正常情況下,脫落的子宮內膜呈碎片狀隨血液從陰道排出體外,受到寒冷刺激后,于宮內膜會大片狀、塊狀排出。不少未婚姑娘宮頸口比較小,大塊的子宮內膜不易排出,子宮必然加強收縮。從而出現陣發性劇烈腹痛。
祖國醫學認為,“通則不痛,不通則痛”,由于經血受阻,月經量減少、經期延長,甚至發生閉經、痛經。有關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試驗,將人的大腳趾浸入4攝氏度的冷水中。半分鐘后即發現鼻黏膜血管強烈收縮,而且鼻黏膜分泌物中的抗體量急劇降低。可見,寒冷是閉經、痛經的“催化劑”。
因此,進入寒冷季節,經期保健顯得更為重要。首先,衣著不能太單薄,尤其在月經期,更要注意保暖,以利改善全身及子宮的血液循環。其次,要加強體格鍛煉,增強體質,增強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每天堅持用熱水洗腳,防止“寒從腳起”。在飲食上適當多食一些溫
熱食物,如牛肉、羊肉等,少食寒性食物,忌食冷飲。痛經現象
嚴重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活血止痛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