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暖冬,但今年的冬天卻和雨雪天氣特別有緣,到現在杭州已經飄了兩次雪了,氣溫也一度降到零下6攝氏度。由于天氣的變化,加上新春佳節的來臨,各種疾病也沒閑著,紛紛危害大家的健康。每日商報特地制作了冬日健康保健手冊,提醒各類人群需要提防的疾病以及預防的辦法。
老人重點關注心腦血管病、骨折
疾病點擊:中風
臨床病癥:寒冷可使人的交感神經興奮,血液中的兒茶酚胺增多,導致全身血管收縮。同時,氣溫較低時,人體排汗減少,血容量相對增多,這些原因都可使血壓升高,促發腦溢血。因此,首先要重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原發疾病的治療,其次注意發現中風先兆,如突然眩暈、劇烈頭痛、視物不清、肢體麻木等。
專家支招:省立同德醫院李靜芝醫生:中風其實是能夠預防的,由于高血壓是發生中風較危險的因素,因此要預防中風,一定要防治高血壓,也就是有效地控制血壓,并長期觀察血壓情況。同時,也要及時治療其他可能引起中風的疾病,如動脈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癥、肥胖病等。平時,飲食要盡量控制,少吃油膩的東西,控制情緒,并進行適當的運動。
疾病點擊:骨折
臨床病癥:冬季老人骨折現象較多,其原因,一是冬季老年人衣著厚,肢體的靈敏度和行動相對遲緩容易發生跌倒;二是冬季老年人太陽曬得少骨質較疏松;其三,不少家庭把地面裝修的“光彩照人”也使老年人容易滑倒。一旦骨折,治療時間不僅長,而且老人比較痛苦。
專家支招:市紅會醫院骨科顧軍醫生:老人股骨骨折后,需要臥床牽引8周左右時間或者手術治療,骨折已經成為威脅老年健康和生活質量的主要疾病之一。所以希望老年朋友:冬季多曬太陽,多吃含鈣高的食物,不要穿底滑的鞋子,少去人群擁擠的場合,減少意外的發生。
疾病點擊:老慢支
臨床病癥:“老慢支”是冬季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因急性支氣管炎未及時治愈轉變而成。一般認為,凡是一年當中有3個月咳嗽,這種情況連續2年以上,而且咳嗽不是由于心肺等其他疾病所致,就可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冬季氣候干燥而寒冷,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導致“老慢支”復發。
專家支招:市二醫院呼吸科李旭醫生:首先要預防感冒,感冒是引起多種疾病的誘因,可以通過冷水洗臉等耐寒鍛煉,增強機體御寒能力;平時要注意居室環境,定期開門窗,保持空氣新鮮,不要在室內養寵物;應該合理飲食,清淡、溫軟為宜,多吃富食維生素、微量元素、優質蛋白的食物,禁食咸辣、燥熱之物;還應該絕對戒煙酒。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老慢支”在緩解期應以養生健身、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為主,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藥物調理。
兒童重點關注呼吸道疾病、腹瀉
疾病點擊:上呼吸道感染
臨床病癥:上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由于孩子較大人抵抗力差,所以非常容易感染。臨床發現,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患病的主要原因是:1、室內活動多,空氣不新鮮;2、人群相互接觸機會多,增加了發病的幾率;3、氣溫多變,呼吸道黏膜抵抗力降低;4、呼吸道黏膜易損,其非特異性免疫力降低。
專家支招:省人民醫院兒科主任王欣欣:千萬不要忽視孩子感冒,如果不注意及時治療就可能發展成為肺炎或更嚴重的感染。所以要預防孩子患病,在平時就要注意鍛煉孩子的耐寒能力,不要一味給孩子穿衣服,要讓他們適當出去活動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增強自身抵抗力,飲食上多點清淡食物。此外,在流感高發季節,及時注射流感疫苗也是對健康必要的保護。
疾病點擊:腹瀉
臨床病癥:現在這個時節是各種病毒較多的時候,兒童尤其是2歲以下、4個月以上嬰幼兒很容易感染病毒,導致腹瀉。發病后往往癥狀較重。發病前常有一到兩天的發熱、咳嗽、流涕癥狀,接著出現噴射性的腹瀉,一天腹瀉10多次,嚴重的甚至腹瀉三四十次。
專家支招:省人民醫院兒科主任王欣欣:平時注意保暖,多讓孩子運動,增加自身抵抗力。如果出現腹瀉癥狀,要及時補充水及電解質。對于輕度腹瀉的患兒,可口服足夠的液體預防脫水,用米湯500毫升加1.75克鹽分次喂服,也可用500毫升白開水加10克白糖加1.75克鹽煮開后分次喂服,醫院已配制好的口服補液鹽給患兒服用更合適。
女性重點關注關節炎、心理病
疾病點擊:關節炎
臨床病癥:一般來說,當日溫度變化在3攝氏度以上,氣壓變化大于10百帕以上,相對濕度變化大于10%以上,感到關節痛的人就會明顯多起來。關節附近多是肌腱、韌帶等血管分布較少的組織,本來血液供給就相對不足,再加上四肢經常暴露在外,所以更容易散失熱量,使關節僵硬而疼痛不止。很多女性由于冬日也穿裙子,患病的幾率就更高了。
專家支招:省中醫院骨傷科主任童培建:平時除了注意肢體保暖外,更可利用護膝、護肘等用品,規律進行運動,可以強化腿部的肌肉,促進血液循環,如在溫水中做水中運動。在天氣變化前要采取保暖、驅濕措施。一旦患病,建議女士們不要穿裙子,盡量注意保暖。
疾病點擊:冬季抑郁
臨床病癥:冬季一到,抑郁癥的發病率就明顯升高。專家認為這與日照時間的縮短有關,加上陰雨連綿,容易造成人們情緒低落。冬季時大腦中一種叫色胺的物質分泌失常,從而引發季節性抑郁癥的發病。季節性情感障礙通常隨著年齡的增長,病程的延長,抑郁的癥狀有逐漸加重趨勢。
專家支招:省立同德醫院心身科陳炯醫生:除了參加心理輔導,一定的抗抑郁藥物治療外,光療可以作為有效的輔助療法。冬季里,要讓自己多曬太陽,多與人交往,有不順心的事多和家人、朋友以及心理醫生聊聊。
中年人重點關注痛風、腦溢血
疾病點擊:痛風
臨床病癥:痛風病是一種由于血尿酸過高,沉積在關節或其鄰近組織所引起的特殊疾病。其中引起疾病的關鍵物質是嘌呤,主要來自于我們的食品,如動物的內臟、骨髓等。由于節日期間食用這些高嘌呤食品增多,患痛風病的人就會增加。痛風病往往首發或復發于酒宴之后,常在半夜里突然腳趾關節劇烈疼痛、紅腫發熱,也可波及到其他關節并反復發作。
專家支招:浙江醫院主任醫師謝海寶:痛風預防首先從遵守飲食原則開始,要保持理想體重,少吃貝殼類、雞鴨等高嘌呤食品,即便過節,也要調整好飲食,做到葷素搭配。注意保暖,一旦痛風發作,要及時早期干預。
疾病點擊:腦溢血
臨床病癥:過節時,因為多進食高脂肪食物,可使血脂升高。飽餐后,腹部飽脹,影響心臟正常活動。如果同時喝酒,可使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血壓升高,并可反射性地導致冠狀動脈痙攣,使心肌供血減少,容易誘發腦溢血或心肌梗死。
專家支招:省立同德醫院李靜芝醫生:平時注意測量自己的血壓,特別是飯局多的人,一旦發現自己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一定要及時治療,控制好自己的血壓,戒煙、戒酒,吃飯時要少吃,防止過飽,堅持菜肴葷素搭配,清淡少鹽,限酒,更不可暴飲暴食。
疾病點擊:酒精中毒
臨床病癥:節日一到,飯局就多,在餐桌上喝酒也就不可避免。但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如果過量飲酒,會造成體內供血不足,在酒精的刺激下,很容易出現急性酒精中毒,血管痙攣導致猝死。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的血管可能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硬化,如果受到過量的酒精刺激,也非常容易發生猝死。
專家支招:市一醫院急診科許國根主任:要避免酒精中毒,當然是少喝酒,如果出現酒精中毒,要學會急救。一般出現輕度中毒,先要制止他再繼續飲酒;找些梨子、馬蹄、西瓜之類的水果給他解酒;也可以用刺激咽喉的辦法(如用筷子等)引起嘔吐反射,將酒等胃內容物盡快嘔吐出來(對于已出現昏睡的患者不適宜用此方法);然后要安排他臥床休息,注意保暖,注意避免嘔吐物阻塞呼吸道;觀察呼吸和脈搏的情況,如無特別,一覺醒來即可自行康復。如果患者臥床休息后,還有脈搏加快、呼吸減慢、皮膚濕冷、煩躁的現象,則應馬上送醫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