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晨練不宜太早
醫生建議:
最好上午九十點鐘開始戶外鍛煉
一直堅持晨練的張大爺最近發現,早晨鍛煉之后反而感覺不太舒服,看過醫生才知道,原來是晨練時間太早了。不少堅持晨練的人都習慣早起,夏天5點左右,冬天6點多就到街心花園鍛煉身體。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何權瀛建議,冬季,人們晨練的時間應在上午九十點鐘為宜,尤其是那些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晨練時間更不能太早。
人們都已知道堅持戶外活動有利于身體健康,可是,如果在空氣質量不好的環境中鍛煉,會適得其反。許多人認為,晨練越早越好,早晨空氣新鮮,一邊呼吸新鮮空氣,一邊活動活動筋骨,肯定能強身健體。但是,在北方,冬季寒冷干燥,冬季取暖會排放一些污染物。由于晝夜溫差大,在后半夜常出現近地面逆溫層,早晨的氣溫低,在低溫無風的條件下,空氣中的污染物不能很快擴散,會一直徘徊在低空中。當太陽慢慢升起,地表氣溫逐漸升高,污染物才開始向高空擴散。
何權瀛主任介紹說,早晨,肌體的生理功能處于一天中的最低潮,體溫最低,心率低,高血壓病人的血壓也低。冬季的早晨氣溫低,室內外溫差大,有暖氣的樓房室內溫度最低十六七攝氏度,高的有二十一二攝氏度,而室外溫度一般在零攝氏度以下。如果人們在早晨6點起床,然后就從溫暖的室內走到氣溫在零下的室外進行晨練,生理功能還處于低潮的人體很難適應,更談不上對身體有好處了。并且,對于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來說,在寒冷的早晨晨練更加危險。
冬季晨練應該選擇適當的時間和地點,一般在上午九十點鐘,太陽升起后,人們便可以到戶外進行活動,但有霧的天氣不宜進行戶外鍛煉。另外,人們還可以收聽氣象臺發布的晨練指數,根據晨練指數來調整自己的晨練計劃。許多人就近在街邊花園晨練,但是,汽車尾氣是一大污染源,最好的晨練地點是遠離交通要道的公園,盡量往公園深處走,找個靠近水面的地方活動。
冬季晨練應該循序漸進,起床后不要急著到外面鍛煉,應該先在屋子里轉幾圈,活動一下肌肉和關節。到了室外,應該由舒緩的運動做起,從慢走到快走,再到器械運動。特別注意,外出晨練之前,最好要吃些東西,不要空腹運動,可以喝杯牛奶,吃點餅干。另外,冬季晨練還要注意保暖,但穿得太厚重也不方便運動,所以,要選擇既輕便又保暖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