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1-15 來源: 武漢晚報 作者: 我要糾錯
腿部潰爛不堪,散發著惡臭,部分腳趾已出現壞疽,醫院醫生會診結果為截肢——這沉重的結果是過去諸多糖尿病足患者的慘痛經歷,而今,內分泌科、血管外科、感染病、骨科、整形外科、放射介入等多科聯合協作的模式,開啟了糖尿病足治療的新里程。
11月12日上午9時30分,武漢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毛紅受邀做客長江日報直播間,與糖尿病朋友們分享呵護“糖足”的密碼。
據統計,約15%的糖尿病患者會在一生中發生足潰瘍,糖尿病足多發于糖尿病發病10年以后,病程超過20年則糖尿病足的發生率達到50%。
64歲的老糖友劉奶奶年輕時就愛美,鐘愛高跟鞋,時間一長發生拇趾外翻,走起路來腳趾旁磨得紅腫,雞眼也硌得生疼,自行涂藥膏良久仍無法緩解,經對癥治療,并更換成平跟鞋才漸漸好轉。
“大量臨床案例表明,穿鞋不當是產生足畸形、變形、足底老繭等爛腳的主要原因,還是足部損傷、足潰瘍發生最常見的誘發因素。”毛紅主任介紹,經常可看到因穿鞋過緊、過窄、跟過高、內襯摩擦等誘發的足潰瘍病人。不合適的鞋子會擠壓、磨破腳的皮膚,引起小傷口讓細菌“乘隙而入”,對于糖友來說,這往往是足潰瘍的前奏,稍不注意就感染擴展到不可收拾,最終喪失足趾或整個腳。
她建議糖友穿鞋以溫暖舒適為宜,平時最好選擇厚實平跟、鞋頭寬敞、深度足夠、不露足趾、透氣良好的鞋子。
她解釋說,由于大多數糖友往往還有心腦血管病等慢性病,或合并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和周圍神經病變,這讓糖足的治療變得更為棘手。
毛紅主任介紹,糖尿病足的MDT(多學科綜合治療)旨在讓病人少奔波,一站式治療糖尿病足,從創面評估,再到創面修復,可以單學科主導,MDT協作的方式,讓病人在一個科室住院就可享受到多個學科專家共同會診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的目的,大大降低患者截肢的幾率,從而提高糖足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就醫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