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4-09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我要糾錯
最新研究發現,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不但傷心,而且傷腦,會使人腦出現結構性變化,導致癡呆癥風險升高。
研究人員分析了9772名44歲至79歲志愿者的相關數據。這些人至少接受過一次磁共振成像大腦掃描,并提供個人基本健康情況及就醫記錄等。
數據分析發現,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中,除了高膽固醇之外,其他風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癥、吸煙等)都同時與癡呆癥相關的腦內異常變化有關聯。而且,在大腦內負責復雜思考能力的區域,這種關聯體現得尤為明顯。
在心血管疾病各類風險因素中,吸煙、高血壓、糖尿病三大因素最值得重視,因為這三大因素引發的大腦損傷涉及幾乎所有類型大腦組織。專家因此建議,預防癡呆癥,很重要的一點是應遠離這三大風險因素。
這次研究還發現,一個人身上具有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越多,大腦健康狀況越差,比如大腦萎縮更明顯。
研究負責人、英國愛丁堡大學的西蒙·考克斯說,大腦衰老和認知能力退化,有一些影響因素是人們無法掌控的,比如基因。但是,上述這些風險因素,相對來說還有一些掌控能力,可以戒煙并通過調節飲食、鍛煉等方法控制體重和血糖水平,以保持心血管健康。
“警惕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有種種益處,現在要再加一條——能保持你的大腦更為健康。”研究人員說。 據新華社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