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05-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A.“媽媽,我想去上學。”
“不行!你忘了上次你在學校里發病了嗎?”
B.“爸爸,我想工作。”
“不行!我和你媽媽會擔心你在外面犯病的。”
C.“我想去外面鍛煉身體”
“不行!鍛煉身體對你的病情沒有好處。”
上面三個活生生的例子,相信在有癲癇患者的家庭里并不少見。為了而去束縛其一些生活方式,這樣的心理我們可以理解。但是專家并不建議家屬去這樣做。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說一下家屬不應該拒絕癲癇患者的這三件事,你應該給患者一個更加完整的生活。
家屬不應該拒絕癲癇患者接受教育
因為害怕孩子在學校受到歧視和欺負,所以家長不放心把孩子放在學校里;因為有些患者語言交流能力差或者智力發育遲滯,所以家長害怕孩子不能學到東西反害怕學校環境存在發病隱患。其實這是不應該的,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都沒有剝奪癲癇患者上學和接收正規教育的權利,家長的過分呵護只會使癲癇患者的生活更加不完整,而老師對癲癇患者的不關注是有損道德的事情。癲癇患者存在的自卑感和恥辱感,以及不敢面臨正常人可以面臨的小問題,這些都是一點一滴的生活經歷造成的。所以,在沒有太嚴重的癲癇病情的背景下,癲癇患者家人及老師應給予更多的關注與理解。
家屬不應該拒絕癲癇患者體育鍛煉
體育鍛煉能使肌肉加強,血液供應增加,營養物質的吸收和貯存能力增強,肌肉變得結實有力,肌肉內毛細血管的數量增多,更好地抵御外邪入侵,在同等條件下,使寒、暑、風、意外打擊等所造成的發作機會大大減少;體育鍛煉要消耗一定的養料和氧氣,促使呼吸器官努力工作,使它得到鍛煉。
另外,呼吸系統機能增強,保證了人體其他臟器對氧氣的需要,調節了人體氣血運行;體育鍛煉能改善心血管系統機能,有利于把氧氣和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同時把人體內的廢氣、濁氣輸送到肺、腎和皮膚等地方,再排出體外,減少體內病變產生的機會,對癲癇病患者來說,就是排除了發作內環境;體育鍛煉能改善大腦調節能力,體育鍛煉能使大腦皮質興奮性增強,抑制加深,還能改善神經系統對全身各器官的調節作用,使整個機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提高。體內環境調節好了,就能較好的排出患者的體內誘因,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及抵抗外邪入侵能力增強,對控制癲癇發作是非常有益處的。
可見,體育鍛煉對于癲癇調養是有益處的,因此癲癇患者的家屬要幫助癲癇患者選擇一些適合的對身體有益處的活動。不要禁癲癇患者參加體育活動,那樣只能適得其反。
家屬不應該拒絕癲癇患者正常工作
除了發作時無法工作以外,癲癇患者和其他工作人員沒有任何區別。所以只要患者能學會調理,再加上做一些適合的工作,癲癇患者也是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在職場上打拼的。
家屬不應該拒絕癲癇患者的這三件事,是對癲癇患者們的一種公平待遇,是對癲癇患者的尊重。專家說只要癲癇患者把自己視作健康人,從內心,就能很好的預防癲癇發作。而這種自信是家屬和環境創造的,所以請不要再給癲癇患者“你不行”的心理暗示。其實,癲癇患者可以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