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9-2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第IV層:成熟的心理防御機制(MatureMechanism)
這些機制常見于12歲到90歲的“健康”人。對于應用者說來,這些機制能夠把現實、人際關系、和個人感情整合在一起。在旁觀者看來,它們是美德。在應激越來越多時,它們也有可能改變成較不成熟的防御機制。
14、利他(Altruism)——替代性而建設性為他人服務,并且本能地使自己感到滿足。
它包括良性的建設的反向形成、慈善行為,以及對別人的報答性服務。利他與投射及發泄的區別在于,它為別人提供的是真的而不是想象的好處。它與反向形成的區別是,它讓應用者至少部分地得滿足。
15、幽默(Humor)——明顯地表達了觀念和感情,但并不使自己感到不舒服,對別人也不會產生不愉快的影響。
某些游戲和滑稽的退行行為都屬于幽默。與詼諧不同,詼諧是某種形式的置換,而幽默則直言不諱、有啥說啥,而且如果沒有“在觀察中的自我”的某些成分,就不可能應用幽默。就像希望,幽默使應用者能夠忍受而又集中注意到那些令人難以忍受的事情,與之相反,詼諧往往表現出注意渙散。與分裂樣幻想不同,幽默不會排斥別人。
16、壓制(Suppression)——雖然在意識中出現了想解決矛盾沖突的沖動,而在意識或半意識中卻作出予以推遲的決定。
這種機制包括在尋找困難時的一線希望、把已經認識到的不舒服感受盡量縮小、在困難面前挺起胸膛、想方設法予以推遲而并不回避。用壓制的人是這么說的:“我明天會考慮這件事情的”,第二天也確實記得考慮此事。
17、預期(Anticipation)——為未來的內心不舒服感受作切合實際的預期或計劃打算。
這種機制包括對將要出現的事物作有目的而仔細的計劃(或擔心)、對死亡或外科手術在情感上有了切合實際的預科、與之同時并能夠在意識中自覺運用在心理治療時學到的“自知力”。
18、升華(Sublimation)——間接地或減弱了地表現了本能,但是既無不良后果,也不會明顯地喪失樂趣。
它包括通過有趣的游戲、運動和業余愛好來表達攻擊性,以及在真的求愛時用減弱了的方式浪漫地表達自己的本能。與幽默不同,在運用升華時,這種“為自我服務的退行”會有真正的后果。與“神經癥性”防御不同,在運用升華時,本能沒有被阻撓或轉移,而是為之另辟途徑。藝術成果就是典型范例。在投射時,個人的感情(例如,憤怒)被歸因于別人。在置換時,個人的感情雖仍被承認為自己的,但是被重新定向于較不重要的對象,而且往往沒有滿足感。但在升華時,感情被承認、被修改、并被定向于比較重要的人物或目標,所以會產生適應的本能性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