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數來,丁聰今年已是87歲高齡,他滿面紅光,耳聰目明,走起路來步履輕快。
曾有人問及養生之道,丁聰說:“無道。”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我沒有養生之道,也不吃什么補品,如果一定要歸結到什么原因,我只能說是爹媽給的,這是先天因素,那么后天呢?我苦思冥想了半天,大概是有個好‘飼養員’吧。‘飼養員’就是我老伴,她做什么,我吃什么,從不挑食,我把蔬菜叫做‘青飼料’,我只吃‘葷飼料’。”自稱“食肉動物”的丁聰對素食不感興趣,蔬菜與水果一概不吃。曾言,倘若如此,豈不成“食草動物”了。
一次,有人求丁聰題寫扇面,他取蘇東坡詩句反其意而用,“寧可居無竹,不可食無肉”,傳為笑談。
丁聰的客廳簡潔、明快,墻上的一幅畫特別搶眼,是黃永玉的《石拜丁聰圖》。畫面上丁聰酣然側臥,群石環繞四周,其題曰:古往今來人皆見石就拜,唯有此人石頭拜他。這畫的背后卻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丁聰平時很少生病,但一有病就是“硬”的,非要開上一刀不可,也許這與他飲食上只葷不素有關。十幾年前,丁聰得了膀胱結石,自己擠公共汽車去醫院開刀,取出12粒石頭之后,又擠公共汽車回家。畫家黃永玉得知此事后,便以石拜丁聰為題,畫了這張畫。老友黃苗子觀后大悅,欣然揮筆題詞:“美石拜丁聰,丁聰拜美食,醉飽酒面紅,可以娛今夕。”
丁聰笑說,喜歡食葷,只是個人的飲食習慣,并非養生之道。而談到鍛煉身體,丁聰說:“我從來不主動鍛煉,倒是書把我煉了。”
丁聰嗜書如命,走進丁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書。書柜、書架,就連桌上、沙發上也擺滿了書,書房里放不下,便一摞摞搬到過廳兩側,自下而上碼成書墻。跑書店、搬運、碼書墻,這就是他的鍛煉項目,每每搬書,渾身冒汗,腰酸腿疼。丁聰說,干這活兒,可以活動活動筋骨,運動量不小于打拳、做操。
丁聰詼諧、幽默。在他眼中,大到人世間的風云變幻,小到家中的盆盆碗碗,無一不充滿情趣而成為漫畫創作的素材。
這是一張引人注目的照片,3個天真的娃娃并排而坐,誰見了都說是三胞胎。“這是我,這是我兒子,這是兒子的兒子。”丁聰饒有興致地道出其中奧秘。原來,他看到孫子的周歲紀念照之后,突發奇想,請朋友用電腦把相距80年的三代人幼時的照片合在一起,果然效果極佳,3個孩子相貌、神態相似極了。從此,這張照片成為丁聰與客人茶余飯后的笑談。
“對于飲食我‘無道’,對于鍛煉只有‘半道’,歸根到底,要想身體健康,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態,淡泊名利、樂觀豁達、精神舒暢是至關重要的,也許這才是我的健康之道吧。”這是丁聰給健康下的定義,也是這位老人對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