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通往健康的大門,運動可以激發(fā)身體多重器官產(chǎn)生造骨、造血、防老的物質(zhì),但過度不當?shù)倪\動,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如何運動才能通往健康之路呢﹖以下建議便是答案:
重度運動:包括人與人激烈競爭、競技之運動項目,包括足球、橄欖球、籃球、排球、百米賽跑等等。這些運動適合二、三十歲年齡層、心肺功能良好、體重適當?shù)娜恕?BR>
中度運動:是指人與人之間溫和競爭之運動,包括網(wǎng)球、羽毛球、臺球、游泳、慢跑、高爾夫球等。適合三四十歲年齡層、心肺功能略差、體重稍重的人。
輕度運動:無所謂競技比賽,完全是自娛自樂的運動,包括跳舞、散步、爬坡、騎車、游泳、太極拳等。適合四五十歲以上年齡層、心肺功能差、體重過重的人。
一般來說,運動傷害大多是人、地、時不合宜的因素造成的:
人的因素:一名四、五十歲、肥胖、久坐辦公室的中年人,如果去做二十歲年輕人的運動,勢必會造成不小的傷害;過度逞強、強調(diào)速度,都是導致運動傷害的陷阱。
地的因素:運動必須有合適的場所,不能隨意在不適當?shù)墓矆龊线\動。
時的因素:運動時間最好選清晨或傍晚做戶外運動,戶內(nèi)運動則無時間限制,場地要選通風好的地方。
需要提醒的是,運動時不要操之過急,原則上以心跳120跳至150跳為宜?超過50歲,標準要降低,每十歲約降十跳?,初練者心肺功能耐力差者,更需要三到六個月的訓練,才能再投入更激烈的運動。
運動傷害發(fā)生的原因,就是過急、過量,大多數(shù)發(fā)生于初加入運動行列者;初學者應把握三到六個月緩解期,好好調(diào)理心肺功能,再求運動量與質(zhì)的升級。原則上,運動以每周三至四次、每次30分鐘至1小時即可,激烈運動后,第二天應休息,以求適度舒緩。
一旦發(fā)生運動傷害,初步以固定冰敷為治療原則,千萬不要任意接受推拿、拔罐、按摩,并立刻求助骨科醫(yī)生,以鑒定筋骨傷害的程度。
運動對身體有眾多好處,但過與不及皆無法求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