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歐陽中石先生于1994年突患腦溢血,幸虧搶救及時才轉危為安。但還是沒能躲過右偏盲的后遺癥,給他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障礙。他在居室的門上貼出一紙“下午3時后會客,談話不超過15分鐘”的啟事。盡管如此,每日下午到歐陽先生家里談工作、討教、求字者仍常出現安排不開的情況。
歐陽先生現任首師大中文系書法研究所的所長,還是國內首位帶書法博士的導師。他是中國畫研究院的院務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副校長……迄今算起已出版關于邏輯、戲曲、語言文字、詩詞、書畫等方面的著作40余種。
談及健康,先生說:“我從小就愛好體育,打籃球、打乒乓球,也踢足球。在山東老家上初中時就酷愛籃球。社科院考古所前所長徐藏芳就是我那時的隊友,我們倆打過配合。我當年身高1.62米,彈跳很好,一跳就能摸著籃球筐。在50年代,記得輔仁大學組織過一場奇異的籃球賽,即“長人隊”與“短人隊”的競賽。所謂長人隊就是隊員都在1.80米以上,并有三個國家隊的隊員;短人隊的隊員個頭都在1.65米以下。我當然屬于“短隊”啦。
結果是“短隊”連贏3場,至今想起猶有趣味。我參加體育活動,除了好玩以外,當然也想“贏”,那就是贏得自由———贏一個由自己自由支配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身體條件。我的老師季羨林先生、張岱年先生,都到了過“米”望“茶”之年而身體仍十分健朗,對此我感到十分幸福。我希望我的學生也長壽,并且健康而愉快。這就需要關注體育以振奮精神。1972年我為救一個孩子被汽車軋傷了腳,1976年患腦血栓,1994年腦出血,可謂多災多難。但我好玩的心氣仍然不減,堅持體育鍛煉。每當工作待客疲累之際,我便出去走一走,鍛煉鍛煉,使使力氣。把力氣使出一部分之后,反而覺得身體輕松多了,精神上也愉快。我腦出血以后雙眼都看不到右邊,視野偏左,反右時期我右邊看得最清楚;如今主要反左了,而我又左傾了!”
2000年5月底,1928年出生在山東泰安的歐陽先生重回家鄉,再次登上泰山。那天下起了雨,先生說:到泰山能淋到雨和能看見日出都是同樣的奇遇。那天,歐陽中石先生應邀為泰山碧霞元君祠寫了兩副楹聯:
三素云英扶降節,九光霞纈麗青壇。
碧落高居金臺傳妙訣,蒼生溥佑木德仰慈恩。
落款是:“鄉里小子:歐陽中石。”我問先生:“為什么要用全名?”先生說:“凡寫正式的文字、嚴肅的文字,必須要用真名、全名。和泰山相比,我們都是孩子,在這片土地上,我的許多前輩還在,我就是回到鄉里的孩子,這里是我桑梓之地。我在寫楹聯前沐手拜書,因為這是為五岳之尊寫字,定要寫出道家的清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