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已逐步被世界公認為健康的“秘密殺手”。因為鹽不但可以使不少人血壓增高,而且還會直接損傷全身各處的血管,引起血管硬化,導致心肌梗死或腎衰退。 西方國家的居民,已逐步養成吃生菜和水煮蔬菜,餐桌上放鹽瓶,用餐時自己撒上少許鹽的飲食習慣。在日本,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的初期,到20世紀末,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已從吃咸魚干到吃大量新鮮蔬菜、水果,平均攝取量由每人每天29克下降到10克以下。這種飲食習慣上的改變是日本人高血壓發病率逐年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隨之中風患者也明顯減少。
中國的北方,特別是東北地區,由于氣候寒冷,蔬菜、水果較少,平均每人每天吃鹽12-18克,而南方人食鹽就比較少,從而造成東北地區男性高血壓發生率比南方(如上海地區)高出1倍左右。中國人的早餐往往是稀飯、饅頭加各類咸菜或腐乳,單一塊4厘米見方的腐乳就約含鹽5克,一小碟咸菜(如榨菜)含鹽4克。僅每天一塊腐乳就已達到世界衛生組織規定地日食鹽攝入標準(4-6)克。
另外,我國許多人平時時在燒菜或燒湯時都有放味精的習慣,而1克味精就含鹽0.5克。許多蔬菜如空心菜、豆芽、蝦類、紫菜里都含有一定的鈉鹽。
在日常生活中,同樣進食高鹽食品,有的人血壓會升高,有的人血壓不升高,通過對5000余人的調查發現,其中鹽敏感者達30%,而高血壓病人中的鹽敏感者達60%。這些敏感者日常攝鹽量并不比正常人高,只是因為他具有遺傳性腎排鈉障礙,易于發生鈉潴留,才導致高血壓的發生。
另外,鉀和鈣對鈉有對抗作用,補充鉀和鈣可以促使鈉排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補鉀、鈣一問題,我們建議多食含鈣豐富的蔬菜與食物,如菠菜、油菜、土豆、蘑菇、木耳、牛奶、豆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