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7-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八角
八角的屬性
八角又名大茴香及蘹香,屬于木蘭科植物,果實成八瓣,每一瓣都有一顆核。八角中含有揮發油,油中主要成份為大茴香醛、大茴香腦、茴香酮及黃樟油素,屬性辛、甘及溫。
營養及藥用價值
1.散寒止痛八角可用于寒性腹痛等癥狀,有溫腎散寒的功效。
2.理氣和胃用于治療胃寒嘔吐、脘腹脹痛之用。八角有理氣行滯、和胃開胃的療效。另外,若將八角的種子含在嘴里,可去除口中異味。
3.增進食欲八角中所含的揮發油成份,能夠刺激胃酸分泌,產生正面賀爾蒙,有增進食欲、開胃和幫助消化之用。
食用宜忌
一般用作香料使用的八角,分成整顆的八角種子和磨成粉狀的八角粉兩種。八角粉很少單獨使用,多數與其它香料混和,制成五香粉,用于鹵水肉類,能帶來濃郁香味。一般完整形狀的八角可密封儲藏2年。由于八角屬熱性調味料,中醫建議陰火旺者須小心使用,多食容易發瘡,不宜過用。
豆豉
豆豉的屬性
豆豉又名淡豆豉或香豆豉,屬豆科植物,由大豆的成熟種子經發酵釀制而成,味寒帶苦,一般用來制作調味料的稱之為“咸豆豉”,入藥用的則稱為“淡豆豉”,兩種味道及功能均不一。豆豉的發酵方法是先制作出豆豉菌種,將大豆煮好后用豆豉菌接種裝入陶甕中,然后再加入適量的糖汁及米酒,灑上食鹽,密封發酵,約經四、五星期倒出,鋪開晾曬待干燥,拌以五香粉等佐料所制成。
營養價值
大家都知道大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原來在大豆發酵過程中,約有百分之五十的大豆蛋白質會變成可溶性氮,百分之十會則被分解成為氨基酸,令豆豉營養價值變得相當高,味道亦甚為鮮美。若要測定其營養素,其中所含的蛋白質比牛肉更為高。
豆豉含有脂肪、糖、蛋白質、?酸、維他命B1、B2,內服會刺激胃部神經,間接引起嘔吐,能解表清熱。如果老人家平日的進食份量不多,可于烹調時加添一點點豆豉,都有助吸收蛋白質及其它營養。
藥用價值
豆豉亦兼具醫藥功能,據《本草綱目》中記載:豆豉有消滯、發汗解饑、驅風散寒、消除胸悶煩悶、除煩平喘等功效,但以中藥店所售的淡豆豉具以上之功效,因淡豆豉與雜貨店之咸味豆豉并不一樣。豆豉微苦,味道略帶辛甘,在中醫學角度,可用于治療感冒初起的表證,有透散表邪、宣散郁熱之功效。袁醫師表示以豆豉配以蔥白、生姜煮食,能有助解毒袪寒。如病情嚴重者則要配其它中藥服用,如屬風熱感冒可配伍銀花、薄荷等同用。豆豉一般可單用或煎湯內服,亦可配槴子同用。
食用宜忌
由于豆豉本身由大量的糖份和鹽等發酵制成,所以高血壓病患者不宜進食過量,體質虛寒者亦不宜大量食用。
薄荷
薄荷的屬性
薄荷屬性辛涼,為唇形科植物,在中國大部分地方都有出產,主要于江蘇、浙江、江西等地。它的莖呈方柱形、有節,棱角處有茸毛。葉對生,葉片上面為深綠色,下面為淺綠色,葉面有白色茸毛。最特別之處是用手揉搓后,薄荷葉會散發特殊的清涼香氣,味帶辛涼。
營養及藥用價值
薄荷本身含有薄荷腦(Menthol),具有醫療效用。在中醫的角度來看,薄荷能疏風散熱、治頭痛風熱、咽喉疼痛、鼻塞鼻水等。在營養學的角度來看,薄荷能令血管擴張,具有散熱之用;能消除胃痛胃寒,以刺激胃酸分泌,以防消化不良;如果容易有氣管收縮、氣喘、咳嗽等癥狀,薄荷正好能用作擴張氣管以紓緩不適。此外,薄荷亦有殺菌作用,用以對抗大腸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最為有效。薄荷更有利尿功能,多飲有減肥作用。
美容價值
不說不知,原來薄荷也有美容的功效。薄荷茶可用來洗頭,能消除頭皮,令頭發清爽,洗發后更有天然的清香,令你精神一振;薄荷汁外敷則可令你皮膚更滑溜。另外,長期以曬干的薄荷葉用來刷牙,可以令你牙齒潔白和口氣清新。
食用宜忌
在此提醒各位,雖然薄荷有其價值,但產后的婦女,若果以母乳喂哺寶寶,就要切忌進食薄荷,因為這樣會引起“退奶”情況。另外,由于薄荷含揮發油,若食用時,煮得太久療效會降低。
胡椒
胡椒的屬性
胡椒原產于南印度,早在公元前五百年就已被大量栽植,現于熱帶地區及中國等地廣泛栽培。很早以前胡椒已被運送到歐洲買賣,由于當時歐洲并沒有一種具有如此強烈香辛氣味的香料,所以胡椒也顯得特別珍貴,與肉類和藥材并列為民生必需品。胡椒在東西貿易往來過程中,從印度伴隨佛教一同傳入中國。中國人于公元開始使用胡椒,其中“胡”一字意指西方,而“椒”則為辣的意思。至于胡椒的英文名“Pepper”,源自梵語的“Pipali”,是一種與現在胡椒為同種植物的長胡椒(Piper Longum)的果實。
“黑胡椒”和“白胡椒”之區分
胡椒屬胡椒科Peper Nigrum蔓性植物的果實,含有揮發油,水茴香、淀粉、色素、蛋白質等。胡椒有黑胡椒及白胡椒兩種,當果實未成熟時為淺綠色,像葡萄一串串的掛在枝干上,把未成熟的果實摘下烘干,果皮會轉為黑褐色,就變成了一般所謂的黑胡椒。然而,若將成熟的果實去掉外皮再烘干,泡浸在水里,待果皮軟化除去便成白胡椒。黑、白胡椒其實是來自同一種植物,差別只在于成熟及去除果皮與否,但藥用價值則以白胡椒為佳。
營養價值
在營養方面,胡椒本身具有辛辣作用,可令血管擴張,有助散熱;而且配以胡椒烹調的菜式令人特別開胃,能刺激大腦運作,從而增加胃酸分泌,是夏日菜式的調味良方。黑胡椒味道辛辣,白胡椒較為芳香,夏天可以去暑,冬天進食則又可以驅寒。另外,亦可促進唾液分泌,刺激胃粘膜、增進食欲、下氣、溫中、祛痰等功效,更可作為調味料去除肉類腥味。
藥用價值
胡椒在中醫學上屬辛熱純陽之物,適合腸胃寒濕人士服用,若腸胃冷痛,可用胡椒粒二錢、生姜三錢、大棗五枚煎水服用。但留意服用少量胡椒能健胃及驅除腸道積氣,但大量或長期服用則會對胃粘膜有明顯的刺激性,嚴重更會引起充血性的癥狀。另一方面,胡椒亦可治療腸胃溫熱、胃寒、痰多、肚痛反胃、食欲不振、牙痛等癥狀,以至解熱、利尿及解除蝦蟹、菰類等所引起之食物中毒。
食用宜忌
營養師建議大家,如果有胃痛和消化不良時不宜進食胡椒,又或可在菜式中加糖以中和辣味,以免令胃酸分泌上升。而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陰虛有火、大便秘結、孕婦及痔瘡患者都不宜服用胡椒。
洋蔥
洋蔥的屬性
洋蔥,在歐美被譽為菜中皇后,又名圓蔥、蔥頭,屬辛、溫,品種有紅皮洋蔥及黃皮洋蔥兩種。洋蔥的莖部為供食用部分,肉質肥大兼細嫩,辛辣適中,營養豐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磷和糖的含量亦較高,并含大蒜素,可供炒食或作調味食品之用。
營養價值
洋蔥的功效有點像蒜頭,具殺菌及消炎的功用,且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醣類、纖維、維他命A、B、B2、C、鐵等,營養價值非常豐富。它更具有舒張血管的作用,可防止血液凝固,減低血管閉塞及中風的機會。此外,洋蔥能夠排走血液中的膽固醇,是血液的清道夫。
藥用價值
洋蔥具有理氣和胃的功效,如果食欲減少,又或是腹脹腹瀉,可單以洋蔥作炒食或泡食,可起健脾開胃之效。
食用宜忌
如果想降低膽固醇,只需將洋蔥配以肉類脂肪,如肥牛、雞蛋等炒食或泡食,便能達致這種功效。另一方面,洋蔥雖然營養豐富,但卻為辛、溫類食物,因此熱病后不宜過量進食。
2/3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