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7-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柴、米、油、鹽、醬、醋、茶,就有如廚房當中的“文房四寶”,缺一不可。
但來到識飲識食、講健康講營養的飲食新世代,相信能令菜式頓變成色香味俱全,兼且照顧到你營養需要的天然有營調味食品,才可穩占廚房的“一哥”地位--蔥、姜、蒜、紅椒、八角、豆豉、芫茜、胡椒、洋蔥及薄荷,色澤多樣,有助增進食欲,辛、甘、咸、辣等的味道更是樣樣俱全。
只要加以探索、應用,天然有營的色香味生活亦由此揭幕。
蔥
蔥的屬性
天然的調味食品能增進食欲、開胃健脾。要數每天烹調必會用到的天然調味食品,必數蔥。蔥的色澤翠綠,只需微微一煮,已能輕易帶出其鮮甜及點點辛辣味道,難怪炒菜、蒸魚、煲湯時大家都不忘應用。蔥屬于石蒜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我們稱葉身為蔥青、葉鞘為蔥白,各部分都具有不同的醫藥及營養價值。
營養價值
根據注冊營養師尹耀林指出,蔥當中含有“硫化丙烯”這種物質,對抑制硝.酸鹽影響身體機能有一定的幫助。硝.酸鹽常見于制成肉類如香腸、火腿等,我們進食后,硝.酸鹽就會于胃部與蛋白質結合,繼而成為致癌物質;而蔥當中的硫化丙烯正好能減低這個化學作用對身體所帶來的不良影響,故此在防癌方面就能起一定的作用。此外,蔥所含的營養也相當豐富,如維他命、胡蘿卜素、鐵質等,如果能適當地跟不同的食物作配搭食用,就更能增加我們吸取營養的機會。
藥用價值
至于在中醫藥的角度來看,袁浩泉醫師指出屬性辛溫的蔥,有促進消化液分泌及健胃作用,難怪大家都喜歡在菜式之中加入少許蔥作調味及裝飾之用。此外,蔥具有“通陽發衰”的作用,如果有風寒感冒、頭痛鼻塞、陰寒腹痛等征狀時,進食蔥就能有助紓解以上的病情。而由于蔥當中的蔥素有殺菌作用,在流行性感冒盛行的時候,多吃蔥更能幫助防治。
其實蔥都有一定的醫藥作用,如果在感冒初起的時候,可用蔥白五至八段,加生姜三片,煮成稀粥趁熱服食。這個粥能刺激汗腺,有發汗解衰的作用,但當然這個食療只在病情初起時才有效用,如重癥時則需要配合其它解表藥一起服用。
食用宜忌
其實以蔥作為調味食品,煮用時都有些宜忌需要注意。營養師提醒大家,由于蔥當中的揮發油成分在加熱時非常容易揮發,故此緊記加熱時間不要過久,或者可在接近上菜前才加入蔥稍微略煮。如果想將蔥的營養效用發揮至極,在食用制成肉類時不妨加入蔥一起烹調,這樣就可減低制成肉對身體所造成的不良影響。
另一方面,中醫師提醒大家:蔥是不可與蜂蜜一同服用的;而患有腎臟疾病的人也應盡量少食用蔥。
生姜
生姜的屬性
姜,為姜科植物的新鮮根莖,產于四川、廣東、山東、陜西等地。性溫、味辛,氣味芳香而特殊。
營養價值
生姜味帶辛辣,能擴張血管,故具有散熱作用。此外,生姜含人體所需的氨基酸、淀粉、磷、鐵等成份,有助促進血液循環,并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功能。
藥用價值
1.解表散寒從中醫的角度看,生姜具有發汗及散寒的作用,可用于風寒感冒初起,對于頭痛、鼻塞等輕微癥狀都有幫助。另外,生姜亦可用作預防風寒外感,只需以生姜一?切片,加入適量紅糖煮熱服用即可。
2.溫胃止嘔可用于治療胃寒嘔吐,用五錢生姜加陳皮三錢煎湯熱服。
3.開胃健脾生姜亦可用于調味及開胃之用。胃寒者平日可于炒菜或煲湯時加入數片姜同煮,有疏風祛寒的作用。
4.降血壓姜有降低血清膽固醇之作用,因為姜的油樹脂可和膽酸結合,使大腸中的膽固醇排泄增加。老年人不時飲熱姜湯可降血壓,并紓緩老人咳嗽的問題。
5.減少腳汗不少人因為腳汗的問題而煩惱,生姜可用來治理此病,方法是用生姜及枯礬各四錢煲水半盆,每日浸腳半小時,腳汗即可減少。
6.治療凍瘡凍瘡的成因皆因血液循環不順暢,以致手指與腳趾血液凝聚受凍而痛癢。治療時可用生姜、辣椒各四錢及蘿卜煲水洗患處。
7.止暈浪乘船時若有暈浪感,可于事前把姜切片,貼于手掌下端脈門附近之內關穴處,能作止暈浪之用。
8.減退臭孤臭孤的問題是不少人的難言之患,影響日常社交活動。改善方法可以每日洗凈腋下,抹干后,以生姜汁持續涂抹,每天重復使用,臭孤問題可日漸消除。
9.治療飛滋口舌因生飛滋而損爛,可直接以洗凈的生姜連皮磨成汁,以之漱口或以碎姜擦抹,有助更快痊愈。
食用宜忌
由于生姜屬性辛溫,故陰虛內熱者忌服。生姜亦不宜久服,久服容易積熱,患有肝炎和痔瘡者,服用時就應特別注意。
蒜頭
蒜頭的屬性
雖然很多人都敬而遠之,覺得它的味道刺激難擋,但蒜頭卻又是菜式之中一大令人精神一振的天然健康調味食品。原產于中亞的蒜頭,是人類最早栽種的香料之一,不但具一定的食用價值,就連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時,傷兵也是以蒜頭外敷作為防止發炎之用。
營養價值
蒜頭當中本身含有大蒜素(Allicin)這種成分,在對抗血小板凝固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減少血液凝固的話,就能從而減低血管閉塞的機會。此外,大蒜素有助抗血脂,包括膽固醇及三甘油脂,患上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人心肌梗塞的機會亦會因此大減。
另一方面,有研究指出蒜頭有助防止癌細胞生長,減低患有腫瘤的機會,對腸道、胃癌的功效尤其顯著。而經過烹調的蒜頭可增加食欲和腸道蠕動,并有排氣的功效,對內臟下垂、容易脹氣及低血壓的人都有良好效用。
藥用價值
在中醫的角度來說,屬性辛溫的蒜頭有多種不同的藥用價值。
1.溫中消食如遇上胃脹及腹中冷痛的情況時,可用大蒜頭兩個,加生姜兩片煮粥一同服用。
2.解毒治痢蒜頭亦可用于治療痢疾、泄瀉,取三至五個大蒜頭搗爛,再加入開水送服,就可起殺菌解毒之效。
3.預防流感及降血壓在感冒癥狀初起、又或是血壓高時,可在每早空腹服糖醋大蒜一至兩枚,并連同醋汁飲用,連服十天至兩星期,就能預防流感并有助穩定血壓。
食用宜忌
蒜頭一旦切開,在酵素作用下,濃烈的蒜味便會散發出來,但一經加熱后,氣味也會慢慢變淡,功效亦會隨之大大降低。故此營養師提醒大家,如要發揮蒜頭的最佳效用,最好避免以油炸或煮得過久,直接切碎加入沙律中,或在湯滾后才加入蒜頭就最好不過。另外,由于蒜頭帶點辛辣的味道,如果消化差、患有胃痛的人士也不宜多吃。
另一方面,中醫師則指出蒜頭不宜吃得過量,因為這樣會動火耗血,反而會有礙視力,如屬陰虛火旺者就更要慎用。而接受外科手術前亦應減少食用,以免阻礙血液凝固和傷口愈合。
辣椒
辣椒的屬性
辣椒屬性辛苦、大熱,并含有“辣椒素”的成份,因此成為獨特麻辣感的來源。辣椒的外皮本身的麻辣感只屬中等,但辣椒內的種子就非常辛辣。辣椒的特色是將其下鑊炒時,會冒出嗆鼻的辛辣味道。
營養價值
辣椒是香辛味蔬菜類植物,營養價值高,含豐富的維他命A、C。在營養師的角度來看,辣椒能令血管擴張,并有散熱的作用。其次,辣椒有開胃作用,假若你食欲不振,可多吃辣椒以增加胃酸分泌。不過,本身有胃痛或消化不良的人士,應盡量避免進食辣椒,從而避免令胃酸分泌增加,引起不適。而由于辣椒本身含有大量的辣椒素,可以刺激胃液制造并加速新陳代謝,所以當你進食辣椒后會有流汗的情況,更可減少體內的脂肪堆積,從而達至減肥的作用。
藥用價值
在中醫的角度來看,辣椒能溫胃驅寒除濕,治療胃腹冷痛、嘔吐瀉痢等癥狀。由于辣椒辛辣燥熱,若胃寒病者多吃炒辣椒可緩解疼狀,并起健胃溫中的效果。另外,將辣椒炒熱,以布裹著溫熨痛處,并外敷于胃腹的地方,可有緩解疼痛之效。
食用宜忌
營養師建議煮食辣椒時,可加少量糖,以和辣椒的辣味,并減少胃酸分泌過多而引致胃部不
無相關信息